-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总复习 (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第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
第二,简析高考试题——了解怎么考
第三,如何突破(简介鉴赏方法)——怎么应考
; 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
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
2、鉴赏古诗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
3、鉴赏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
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
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
②表现手法:
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 4、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
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
;
二、近两年考题
浏览与简析
(了解怎么考);
(一)0708考题浏览
;? 2007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诗词鉴赏命题特点分析 ;;;? 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诗词鉴赏命题特点分析 ;;;
(二)考查内容梳理
;1、体裁:诗(绝句、律诗)、词、曲
2007年涉及24首诗词曲: 唐诗(9首),宋诗(6首),宋词(3首),元曲(1首),明诗(1首),
金(1首),清诗和清词(各1首),《诗经》(1首)
2008年涉及21首诗词曲:唐诗(5首),宋诗(8首),宋词(3首),元散曲(2首),明末清初诗(1首),金(1首)。;2、考查角度:
2007年形象(情感)(12份)、内容(10份)
手法(技巧)(10份)、语言(2份)、意象(2份)
2008年思想情感(7份)、内容(8份)、手法(技巧)(13份)、语言(6份)、意象、意境(2份)、形象分析(2份)
;; 07、08年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特点 ;4、题型特点
简答题为主要的题型,由客观选择题逐渐转变为主观问答题,难度区分度加大,逐渐加强了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考察力度。其中,难度尤其大的比较类主观试题要格外重视。
5、命题角度
不仅仅侧重于单独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其“思想情感”,还会加强综合性的试题,进行针对古诗整体鉴赏能力的考查。
;6、题材内容
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类居多,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山水田园诗歌,此类诗以写景为主,情感淡然悠远,耐人回味,抒情含蓄蕴藉;另一类是即事感怀类诗作,景、事、情交织在一起,情味深厚,令人感慨系之,抒情议论较强。
7、综合考查
还要注意诗词鉴赏习题和其他试题的结合,综合考查(甚至带有探究性)各种语文能力。比如,07年北京卷就和作文结合起来考。
;
;
(三)考题例析
;?? ? 2006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 ?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2006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 2006年全国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 ?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
三、如何备考
(怎么应考);
1、 应该了解诗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复习指导:如何在复习中落实双基.ppt
- 家长会 (好习惯 成就好未来.ppt
- 必修四12专题备课.ppt
-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理科)试题.doc
- 数学(理)卷·2011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检答案.doc
- 文综高考命题组历史学科负责人谈高考历史命题.doc
- 文言虚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ppt
- 核心片断——提升作文的表现力.doc
- 教学指导:《如何实施新课程下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新人教].ppt
- 神思飞扬话想像.doc
- 教育科技与人才可持续发展报告:2025年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docx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物流搬运行业的应用报告.docx
- 食品工业升级新篇章:2025年传统食品生产技术改造技术突破与创新案例.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有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精品【满分必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精品有答案.docx
- 老龄化社会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与实施效果报告.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精品【考点梳理】.docx
- 大众汽车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与政策支持分析报告.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精品(达标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