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四12专题备课
专题一、专题二备课参考 专题内涵 本专题围绕“政治文明”这一主旨选材,按传统和现代分成“经世济民”和“英名与事业”两个板块。“经世济民”这一板块闪耀着孔子与孟子的思想光辉,体现他们的政治追求和梦想。 “英名与事业”歌颂的是在梦想的路上,有志之士的奋斗历程、英名与伟绩。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强民之道,圆自由民主之梦。 两个板块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政治、经济的人文认知能力。 关于文言文及教学 对“文言文”的理解 对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阅读与鉴赏9)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与鉴赏8) 高中新课程文言文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积累: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篇章的诵读和背诵等。 2.突出对“文”的理解:形象、艺术、思想、情感、文化等。强调精神涵养,文化熏陶。 3.以“问题”为切入点,在问题探讨中进行诵读、字词句的理解,深入研读文本。“言”“文”结合,了解作品思想内涵,进行鉴赏及评价。 板块一 :经世济民 学习要求: 1.研习《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通过诵读及对具体语句的理解,感受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了解他们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2.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整理文中“以”、“于”、“因”、“也”等文言虚词,积累相关的文言虚词,摘出文中的成语。 学习要求: 3.体会孔子与孟子说理方法的不同,了解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作用,在感受杰出人物言论及其事迹的同时,感悟经典文本的语言魅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体会政治文明的源远流长。 板块一 教学建议 1.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是先让学生读通文章、读懂文章,应借助课前预习、提问释疑、资料查询、课后巩固等形式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本板块两篇文章为古代经典政论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专题设计的特点,改进文言文教学方式,探索生动有效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在感受杰出人物言论及其事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悟这些经典文本的语言魅力。 3.这两篇古代政论文都比较简短,但可探究点比较多。教师可在文章所体现的主要观点和特色方面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组织教学。 4.背景材料对于解读文章很重要,了解文章背景,有助于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孔孟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示例 一.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对照注解疏通文意;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等。 二.文本研习 (一)整体把握,了解对话过程: 1.文中关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事出何因?孔子对此持何态度? 2.对冉有的屡次辩解,孔子持何种态度?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示例 (二)探讨孔子生气的缘由,进而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 1.孔子认为季氏不该讨伐颛臾的原因有哪些? 2.冉有强调“夫子欲之”,推脱自己责任时,孔子是如何反驳的? 3.孔子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具体解释孔子的政治主张的内容。 (在研习过程中,注重师生对话,朗读、翻译、点评多管齐下,将文言阅读与文学欣赏有机结合) 三.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政治主张的?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示例 作业: 巩固性作业:背诵课文,归纳文言知识。 延伸性作业1:文中孔子只责备冉有而没有责备子路,为什么?能否查找资料,找找原因。 延伸性作业2: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进一步体会孔子的政治理想。 《季氏将伐颛臾》背景资料A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二人把这个消息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习试题: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统测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
- 复习试题:海门实验学校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周考历史试卷.doc
- 复习试题:深圳市育才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二第一至三单元)[岳麓版].doc
- 复习试题:淄博七中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必修).doc
- 复习试题: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至必修二第二单元)[人教版].doc
- 复习试题:福建省仙游一中2011届高三文综阶段考(五)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
- 复习试题:政治文明历程综合练习.doc
- 复习试题:福建省武平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三)[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第11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12《新高考全案》).doc
- 复习试题:福建省福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精品答案.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docx
- 2025年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