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总复习 议论文如何就例说理
* * 议论文如何就例说理 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提出一个论点,举一个或几个论据,然后就无话可说,草草收尾。结果因为缺少了论证过程,使论据和论点游离,或者以论据代替论证,缺乏说服力。 那么,提出论据后如何分析说理呢? 1、例后解说法: 举例之后解说例中体现观点的成分,使事例紧扣观点,从而发挥论证观点的作用。 例如03年广东一考生围绕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写的优秀作文《海棠依旧?绿肥红瘦?》中的一段: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却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事例)李清照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她才设想到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例后解说) 又如03年湖北考生围绕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优秀作文《感时花溅泪》中的一段: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事例证明)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不是,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例后解说) 2、反向假设法: 举例之后从反面假设,推出与观点相悖的结论,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 例如04年四川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中的一段:“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事例)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反向假设) 又如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后,反向假设到:“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否之数,存亡之理,当于秦相较,或未易量。 3、追因求果法: 观点是例子中的原因就推求结果,观点是例子中的结果就追溯原因,从因果关系上深入分析证明观点的正确。这是从逻辑的因果关系上对材料进行分析说理的一种方法,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因果分析是探究本质的一种方法。 人应正视自己.猪八戒之所以要打碎镜子,无非是因为镜子如实地照出了他的丑陋,而这正恰恰是他不愿看到的,于是,猪八戒愤怒地抡起了铁耙。这种闻过则怒地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的精神。既然容貌丑陋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不接受镜子直接真实的反映呢?并且,八戒完全可以在镜子的指引下正确认识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 这一段文字,用因果分析法阐述了猪八戒打碎镜子的原因,指出应如何正视自己。 三国时的马谡,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4、正反对比法: 就是把正面论据(或观点)与反面(或观点)对照来分析。正反分析,对比鲜明,能很鲜明地证明观点和深化观点。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综合复习 (对联与灯谜趣谈.ppt
- 高考语文总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ppt
- 高中综合复习 (词类的划分.ppt
- 高中综合复习 (高一语文起始课).ppt
- 高中综合复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必修课程目标解读.ppt
- 高中综合复习 (古诗文及必修4“落笔惊风雨”“走进语言现场”教学建议.ppt
- 会考古诗文文复习.ppt
- 高中综合复习 (千古悲情——诗人终生悔恨和感伤的罗曼史:读陆游与唐宛的《钗头凤》).ppt
- 高中综合复习 (青花瓷).ppt
- 复习字音误读的几种情况.ppt
- 国开电大2468纳税理论与实务历年期末考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考试职业技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2108商务礼仪概论(山东)历年期末考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4633纳税实务形考任务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2013法律职业伦理期末考试题库( 近五年)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748基础写作形考任务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361儿童文学(山东)形考任务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0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期末考试题库( 近五年)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单招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武汉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验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