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菱学诗课 堂 教 学 设 计
香菱学诗课 堂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编写时间: 第一 学期 总第 课时 第二轮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授 课
班 级 九年级二班 授 课
时 间 12.10 教者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 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能力
目标 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情意
目标 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教学重点 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教学难点 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模式 新课改模式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与教具 结合本课教学制作演示文稿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 一 轮 教 法 学 法 设 计(第二课时) 第二轮补充完善设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熟读课文。过程略。)?? (第二课时: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导入:(《红楼梦》相关知识及背景介绍。
1、作者及《红楼梦》介绍
曹雪芹(1724?--1764),名沾 ,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
《红楼梦》是我国故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面目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职、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2、背景介绍。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 “且缓一缓”,可 红 沙 梁 中 学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续 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 一 轮 教 法 学 法 设 计(第 二 课时) 第二轮补充完善设计 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二、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个?注意在文中画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2、学生讨论: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 3、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 4、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 [明确]:在《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 三、自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红 沙 梁 中 学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续 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 一 轮 教 法 学 法 设 计(第 三 课时) 第二轮补充完善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问题研究:?? 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2.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黛玉讲诗的针对性很强,一开讲就针对初学诗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