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语文阶段 考试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阶段 考试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阶段 考试试题 第Ⅰ卷 积累与阅读(73分) 一、积累(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组选做一项,共8分) (1)大行不顾细谨, 。(司马迁《鸿门宴》) (2)但以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3)今臣亡国贱俘, ,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4)左丘失明, ; ,《兵法》修列;(司马迁《报任安书》) 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共4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9分) ??????????????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与能力 4.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同上, 像翅膀一样 B.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沛公军霸上:军,同上 驻扎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使动用法 使……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同上 D.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5.下列“其”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距其院东五里 D.其孰能讥之乎 6.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所谓前洞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此余之所得也。 7.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本纪皇帝世家诸侯王列传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