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浅谈智敏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经验
医学论文-浅谈智敏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经验
论文关键词:阻塞性黄疸;经验;潘智敏 论文摘要:阻塞性黄疸在临床上属重症、危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症状、延长生命能取的明显的疗效。浙江省中医院潘智敏主任中医师在治疗阻塞性黄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 阻塞性黄疸指胆红素在肝脏处理完后,经由胆管于十二指肠壶腹处排入肠道的过程中,因这一路径发生阻塞,而使胆红素聚集所形成的黄疸。临床上亦可见于中老年人群。潘智敏主任医师是浙江省名中医,是首批全国五百名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杨继荪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从事老年病临床及研究30余年,临床辨证用药多有特色,且多见效。现介绍其临床治疗阻塞性黄疸经验如下。? ? 1 病因病机? ? 潘师认为阻塞性黄疸临床上可归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黄疸”范畴。历代医籍相关论述如:《内经》即有关于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还把黄疽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5种,并对各种黄疸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进行了探讨,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景岳全书·黄疸》篇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阻塞性黄疽临床主要表现为目黄,身黄,小便黄,大便呈灰白色或白陶土样、皮肤瘙痒等,其中目睛黄染是黄疸的重要特征,可伴有上腹痛、发热等。中老年人发生阻塞性黄疸较常见以下因素:胆管结石、药物性黄疸(如氯丙嗪、硫氧嘧啶、他巴唑、磺胺等)、瘀胆型肝炎等;及各种消化道肿瘤如:胰头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胆囊癌、原发性胆管癌(包括肝管癌和胆总管癌)等。潘师结合临床认为阻塞性黄疸病因可归结为湿、热、瘀、毒等。而由各种病因导致的胆道瘀阻是重要的病理基础。其中又以有形之邪(结石、肿瘤)所致胆道瘀阻尤为常见。病机方面可概括为胆为中清之腑,以通降为顺,若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调,可使肝胆失???,郁而化热,横逆犯脾,脾失健运,酿生湿热,久与痰浊、败血、瘀毒、砂石等病理产物胶结,化生有形之邪。导致胆腑通降失调,胆汁排泄不畅,而成黄疸。诊断:除了抽血检查各项肝功能指标(如血生化)、肿瘤标记物(如肿瘤全套)外,可行x线、B超、电脑断层(CT)、核磁共振(MBI)、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及经纤维十二指肠镜边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检查,以了解有元胆管扩张、有无结石与肿瘤之存在,以确定病灶之所在与选择手术与治疗之方式。 2 分型论治? ? 潘师认为阻塞性黄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严重地影响患者健康,特别是对肝、肾的损害,而大多数中老年阻塞性黄疸患者就诊时因素体虚弱及其它原因不能行根治性手术。中医药治疗的目的是清退或减轻黄疸,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在治疗时强调:①肝胆兼治:因肝胆互为表里,生理病理上皆互相影响。②顾护中气:“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应兼顾脾胃。对于临床部分肝胆疾病患者长期应用清热解毒、利湿之品,而黄疸指数、GPT长期不降者,潘师给予四君子汤等补益中气之品为基本方酌加利胆退黄之品常可收效。且中老年患者多为肾虚,五脏薄弱,苦寒太过则损伤中焦正气,克伐其生发之气,故用药不可苦寒太过。③不拘常法:阻塞性黄疸临床表现多为一派湿热征象,临床上清热除湿的方法及汤剂常可收效,如茵陈蒿汤。又“六腑以通为用”,阻塞性黄疸多伴胆腑实证。在清热除湿法的基础上应用通及下法往往可收良效,如以茵陈蒿汤、大柴胡汤、承气汤等为主的化裁方。而部分患者为已行姑息手术之后,黄疸残留不退。主要特点是因胆道术后“气滞血瘀”,早期多偏热象,夹有湿热;后期则多偏虚象,虚瘀并见。本类患者应注重湿热、气滞、血瘀的偏重,可用清热、利胆、通腑、兼以活血化瘀、利水退黄法促使残黄消退。④刚柔相济:阻塞性黄疸用药根据临床表现可用清热、除湿、通、下等法,然患者多为久病正虚,故应兼顾到和,通利有度,补而不滞;况且因结石、炎症、循环障碍互为因果,日久必为伤阴。若以柴胡之类疏肝理气药,应注意用药宜燥润相配,常顾阴液,留得一份阴液,便是一线生机。对应临床阻塞性黄疸常分为以下证型:①气滞型:身目发黄,右胁胀满隐痛,或阵发绞痛,痛引肩背,厌食油腻,胃腕痞满,舌质淡红,苔微黄脉弦细或紧。治法:疏肝利胆、理气活血。方药: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可加葛根、片姜黄、丹参、留行子、地鳖虫、黄芪、炒当归、马鞭草、苍术等。对于黄疸指数久而不下者,应以化瘀、通阳为主,结合清热利湿、益气养血、健脾和中综合考虑。本型常见于缓解期。②湿热型:症状: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课件.pptx VIP
- 13、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3-2007.doc VIP
- 微信公众号外包方案.docx VIP
- 2008年修电脑1400张照片连接.docx VIP
- 抽水试验报告-1.docx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资料.xls VIP
- 方正证券-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光刻胶研究框架2.0,详解上游单体、树脂、光酸、光引发剂-220125.pdf VIP
- 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建议报告.docx
- 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共青团入团团员必知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