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题作文的十大亮点
话题作文的十大亮点
近年来,以开放为特征、以创新为本质的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更加宽松自由的考试形式,有助于考生充分发挥写作潜能,打造鲜明个性,取得理想成绩。那么,如何才能使话题作文亮起来呢?首先我们要找到话题作文的亮点,然后在这些点上下功夫。我认为话题作文有以下十大亮点。
1、 文体:千树万树梨花开
话题作文把选择文体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就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行使好这一权利,尽情展示才华,张扬个性,打造文体上的亮点。如果你长于思辨,就写议论文;如果你长于叙述,就写记叙文;如果你长于想象,就写小说、童话;如果你长于抒情,就写散文、诗歌。只要是自己最拿手的,甚至可以写成书信、日记、广告、戏剧等。例如,2005年高考中,湖北考生写的小说《破网》、广东考生写的书信《念君清泪如铅水》都是充分发挥文体优势的典范。
2、 标题:映日荷花别样红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文章标题要准确、精炼、生动巧妙,能够留住读者的第一眼。拟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如《风帆指向灯塔》;可以引用名言,如《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巧用公式,如《lO一1=?》;可以借用流行歌曲,如《星星知我心》。这些题目,新颖优美,富有意蕴,先人为主,一题惊人,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3、 开头:碧玉妆成一树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雕饰“凤头”,打好第一枪,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之效,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常见的开头方式有: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特写镜头,勾魂摄魄;设置悬念,引人人胜;引用名言,言简意赅;运用修辞,展示文采;题记引路,彰显底蕴。例如,200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寻根》开头:“总有一个目标,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扑向火焰的飞蛾/甘心做烈焰的俘虏/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舞动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辨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如果认准了,就义无反顾……”文章以诗作题记开启全篇,富有韵味,新奇,巧妙,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4、 语言:大珠小珠落玉盘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创造作文个性化的境界,已成为高考作文成功的秘诀。古语云: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这些话都说明了语言文采的重要性。语言上广采博学,遣词造句力求神韵,文笔飞扬多姿,文章就会文采洋溢,处处精彩,光芒耀人。要使语言富有文采,可以巧用诗句,增添典雅之美;可以运用比喻,增添形象之美;可以运用排比,增添气势之美;可以运用成语,增添简洁之美。例如,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你是一道风景》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情韵,白雪也有自己的风采。杨柳之婀娜,翠竹之秀丽,兰草之清幽,青松之壮美,任何事物都在大自然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不是吗?”这段话融引用、排比、对比为一体,句式整散结合,文采飞扬,引人瞩目。
5、 文化:桃花潭水深千尺
“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话题作文给阅读面广、知识面宽的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才情的自由空间。因此,考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广泛地涉猎文史典籍,巧妙地运用典型事例,显示丰厚的文化积淀,编织主旨贯一而文化气息浓郁的华章,以渊博的知识、深厚的修养博取阅卷老师的青睐。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足下,光彩夺目》中,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 列举了李白、鲁迅、袁隆平、爱因斯坦的事例,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显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九天揽明月”“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诗词警句、旁征博引,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成为文章中闪烁的亮点。
6、 材料:领异标新二月花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国际风云变幻。科技创新无限。高考作文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热点。选用最新材料,避免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例如,2005年山东考生写的《双赢——千古传唱一首歌》中:“因为双赢,连战来了,带来了国民党的友好与问候;因为双赢,宋楚瑜来了, 带来了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殷殷期盼。然而陈水扁之流却违背台湾民意,背逆世界阻挠双赢潮流,最终会遭到国人的唾弃。”这样的材料,紧扣时代脉搏,道出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令人精神振奋,耳目一新。
7、 感情:豪华落尽见真淳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抒写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考生要善于把周围生活中的闪光点、动情点,提纯升华为美好真情,融于自己的文章之中, 用真挚深情拨动读者的感情之弦。例如,2005年高考作文《我的吆喝,母亲的泪》一文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