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与社会的影响 Impacts of China s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o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与社会的影响 Impacts of China s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o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VoI.22No·Il2叭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第22卷第11期c枞H)HⅡ。A110lN.础圈阻JR皿sANDDⅣ球0l呱匹NT
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与社会的影响
曹世雄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1978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修复项目.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为了
讨论这些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及其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综述与展评。研究环境修复政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
间的内在关系。3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以及其他环保政策使项目区的绿色植被覆盖度迅速
提高。但是与撂荒地的自然恢复过程相比.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降低了总的植被覆盖度,导致退化土地面积增加.加剧了当地的沙漠
化;同时.由退耕引起的粮食减产部分可以通过在更适宜地区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来补偿。退耕还林工程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造成负
面影响。在大规模环境修复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中国人民对环保政策的态度也在平稳进步。与其相反。由于天然林保护项目所实施
的禁采、禁牧政策缺少必要的补偿措施.对当地居民的生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由于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植树种草应该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当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结束后.许多已修复的植被面临被再一次开垦的危险。由此可见.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和
提供适当的生态补偿.可以在改善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避免贫困与环境恶化。同时.必须警惕不适当的技术和政策对环境和
社会的危害。
关键词环境政策;环境修复;粮食安全;生态补偿;贫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森林保护项目;三北防护林工程
d“:10.跏9/j.issn.1∞2—2l∞.加12.11.016
中图分类号FD62.2:x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吆一2104(加12)1l—OlOl一惦
随着持续增长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全球大 系,并通过对修复工程的历史展评,讨论这些项目对社会
面积的自然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如何恢复退化的生态环境 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及其应用前景。
并使其稳定持续地发挥功效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l大规模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为了缓解土地退化、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建农
村经济,中国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修复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
保护、以及其它环保政策使项目区的绿色植被覆盖率迅速
项目。1998—2006年,中国政府投入三北防护林工程、退
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项目的经费高达1790亿 提高。1999年以来,在中国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天
元人民币,2010年前计划进一步投资3400亿元人民币。 然林保护项目的陕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以平均每年2%
600×104
这些项目涵盖了中国97%的乡镇,规划造林7 的速度递增”。。天然森林保护项目通过对退化林地的保
hm 护和修复、以及保护区面积的扩大,使大熊猫和其它濒危
2【“。在过去的8年里,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的
9800×104
hm2天然林被禁止采伐;在植树造林方面也有 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16]。大面积的天然林保护与有效
800×104
巨大进展,2000—2005年间,植树造林2hm引”。 管理,对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灾害,以及生物多样性保
300×104
至2005年,全国人工林地面积5 hm2,森林覆盖 护有着巨大而长期的贡献。如果项目能够得到适当调整
率由16.6%上升到18.2%,并计划2050年提高到和进一步完善,那么这些投资与管理将会变得更有价
26%[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枢纽下游河床冲刷深度估算方法 Estimation method of scouring depth of lower reach of hydro-junction.pdf
- 枢纽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交通7+1论坛”第二十六次会议纪实 Hub Airpor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s of Airpor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pdf
- 时事速递 EXPRESS.pdf
- 染织排水对日本青鳉幼鱼和胚胎的毒性效应 Toxicity of Dye Effluent on Japanese Medaka (Oryzias latipes ) Embryo and Larava.pdf
-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综述 Review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Composite Ground under Flexible Foundation.pdf
- 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Calculation of Settle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Rigid Piles under Flexible Ground.pdf
- 柔性悬臂梁的振动特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局限性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Flexible Cantilever Beam and Limitations of Equivalent Linearized Method.pdf
- 柔性摆动水翼弦向变形模式及其对推进性能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hordwise deflection mode on the propulsion performance of flexible flapping foil.pdf
- 柔性扑翼非定常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Numerical Method for Unsteady Flows of Flexible Flapping-wings.pdf
- 柔性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比优化设计 Mix Proportion Optimal Design for Flexible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ncrete.pdf
- 生态型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上海港为例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ECOLOGICAL PORTS——SHANGHAI PORT AS THE EXAMPLE.pdf
- 生态工业仿真系统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动态变化分析 Changes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eco-industrial simulation system.pdf
- 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构建研究——以崇明岛为例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ISLAND——A CASE STUDY OF CHONGMING ISLAND.pdf
-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pdf
- 生态文明理念的国际演变.pdf
- 生态旅游业对东祁连山区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 Effec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dustry on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 Farm in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pdf
-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ECOTOURISM SUSTAINABILITY——A CASE STUDY OF JIUZHAIGOU SCENIC SPOT.pdf
-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后基因组时代生态毒理学的新领域 Ecotoxicogenomics——the New Challenge of Ecotoxicology in the Post-Genomic Era.pdf
- 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Study o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munity.pdf
- 生态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Building up of the Ecological Port and Its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