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业对东祁连山区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 Effec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dustry on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 Farm in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旅游业对东祁连山区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 Effec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dustry on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 Farm in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
第 卷 第 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20 2 Vol.20 No.2
年 月
2006 3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ar.2006
文章编号!
1003-7578 2006 02-065-06
生态旅游业对东祁连山区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
1 2 2
赵成章 龙瑞军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甘肃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甘肃兰州
1. 730070 2. 730070
提 要!东祁连山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立足于区域特色优势的生态旅
游业将有助于农牧民增收和生态环境良好。论文通过分析肃南县马蹄寺旅游区周边地区农牧
户经济行为,结果表明,生态旅游业对农牧户经济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农牧民生活水平和
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农业收支比例逐年下降,旅游业收支比例上升;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旅游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恶化局面初步缓解。
关键词!东祁连山区;生态旅游业;农牧户经济行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F592.3 A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更新
换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依靠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相应的产业被确定为西部大开发的一条重
1 2
要途径 然而立足于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的采掘原料工业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 谋福当地居民的
作用也是有限的3 同时由于开发利用条件差 运输距离长 加上国内外市场变化和系列技术上的难题等
因素 许多资源缺乏比较优势或只有潜在优势 从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西部地区近期除采用先进技术提高
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竞争水平外 新经济的增长点将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业 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领域 构筑特
色区域经济体系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立足地域特色优势的生态旅游业 将有助于弥补西部
4
产业链短缺 提高产业结构层次 改善产业结构效益 实现富民的根本目标
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 以高新科学文化为内涵 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 以休闲 度假 保健 求
知 探索为载体 旅游者参与性强 品位高雅 形式多样 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 知识增益 又增强热爱自然
5
珍惜民族文化 保护环境的意识 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生态旅游业是一个以人为
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能够吸纳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Calculation of Settle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Rigid Piles under Flexible Ground.pdf
- 柔性悬臂梁的振动特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局限性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Flexible Cantilever Beam and Limitations of Equivalent Linearized Method.pdf
- 柔性摆动水翼弦向变形模式及其对推进性能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hordwise deflection mode on the propulsion performance of flexible flapping foil.pdf
- 柔性扑翼非定常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Numerical Method for Unsteady Flows of Flexible Flapping-wings.pdf
- 柔性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配比优化设计 Mix Proportion Optimal Design for Flexible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ncrete.pdf
- 柔性构架的动应力仿真 Dynamic Stress Simulation of Flexible Bogie Frame.pdf
- 柔性空间机械臂振动抑制的模糊终端滑模控制 Fuzzy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Flexible Space Manipulator.pdf
- 柔性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模糊滑模神经网络控制及柔性振动主动抑制 Fuzzy Neural Networks Sliding Mode Control and Active Vibration Suppression for Free-floating Space Flexible Manipulator.pdf
- 柔性绳索体展开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n Deployment Process of Flexible Rope.pdf
- 柔性空间机械臂捕获卫星过程的碰撞动力学、镇定控制和柔性振动线性二次最优抑制 Impact Dynamics of Flexible Space Manipulator Capturing a Satellite, Stabilization Control and Flexible Vibration 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Suppression.pdf
-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ECOTOURISM SUSTAINABILITY——A CASE STUDY OF JIUZHAIGOU SCENIC SPOT.pdf
-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后基因组时代生态毒理学的新领域 Ecotoxicogenomics——the New Challenge of Ecotoxicology in the Post-Genomic Era.pdf
- 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Study o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munity.pdf
- 生态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Building up of the Ecological Port and Its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pdf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th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pdf
- 生态福利绩效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Research on Ecological Wellbeing Perform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ic Growth.pdf
- 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概念框架与中国西部案例 Consump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in Jinghe Watershed.pdf
-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与挑战 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Ecosystem Service Research.pdf
- 生态脆弱区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以陕西榆林市为例 Analysis on Climatic Changes under Global Climatic Change——A Case Study of Yulin City.pdf
- 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ulnerable Ecological Region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Externalitie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