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崇文宣武:“失去名字”的平民之城
[导读]一纸北京市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将北京市中心区的四个区变成了两个,崇文区和宣武区分别被它们北边的东城区和西城区给兼并了。崇文和宣武,那么富有文化底蕴的两个区名消失了
资料图:崇文门是曾与正阳门、宣武门合称“前三门”的京城南大门之一,如今已不存
资料图:湖广会馆,宣武区最有名的会馆之一
《看历史》
从北京南城--崇文和宣武的数百年走过的历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说:北京南城并非穷人之城,而是一块与官僚官邸相对的平民之地,也是北京的平民文化之源。
一纸北京市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将北京市中心区的四个区变成了两个,崇文区和宣武区分别被它们北边的东城区和西城区给兼并了。崇文和宣武,那么富有文化底蕴的两个区名消失了,剩下的是东城西城两个庸常的地名。
打开北京市的地图,可以看到,市中心区原来只有东城西城崇文宣武这四个区,它们都处在原来北京城的城墙之内。东城西城,方方正正,以贯通天安门钟鼓楼的中轴线为界,而崇文宣武,却像是垫在东城西城下面的一座基石,东西宽,南北窄,呈扁方形,或者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东城西城的一付厚底靴。
人们通常也将崇文、宣武这两个区称为南城,将其合并进东城、西城的原因,按政府和规划专家们的说法,是因为这两个区经济发展落后。早在2005年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已经向市有关部门提出城区合并建议,他们建议干脆把四个区合为一个区。他们提供的数据是:2003年南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东城区、西城区相比,崇文区落后6至7年,宣武区落后1至2年;……1999至2004年大型公共设施项目在北城的投资是南城的28倍。
其实亲身到南城走走,不用了解这些数据也可以体验到南城的发展落后。这里的房子更多平房,也更破烂,到了晚上连街道的灯光都比东城西城更暗淡,这里住的人,除了北京土著,更有很多在北京打拼漂泊的蚁族,因为南城的房租便宜。这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形容北京城的老话:北京城历来是东贵西富,北贫南贱。
这句话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明朝乃至更早。
内城,外城
北京成为都城很早,战国时燕国的首都蓟城就在今北京城的西南隅。不过真正从建都之初就非常有规划,按设计图来把北京城建得齐整而又周全的,是元大都。到了明朝在北京建都,整个城市往南移,城市中心即皇城到了今天故宫的位置,德胜门和安定门为北京城墙的北界,而它的南部城墙,是在今天崇文门、正阳门(前门)与宣武门一线修起来。明朝的正统四年(1439年),新城墙的九座城门楼完工,遂改称原来的丽正门为正阳门,文明门为崇文门,顺承门为宣武门。这就是崇文和宣武两个地名的由来。
今天的北京人,习惯将正阳门、崇文门和宣武门称为前三门。
在元代时,前三门以南即今天的北京南城一带,属于城外,没能住到城里的居民多在此安家,当时已经是比较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但是到明朝初年时,因战乱使得北京城商业凋零,政府只好招商引资进城。当时建的商业区城内城外都有:在内城的钟鼓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以及大城各城门附近,修建了几千间民房和店房,规定一部分招民居住,一部分招商居货,叫作廊房,前门外的廊房头条到廊房四条那四条街巷就是这样来的。到明永乐帝朱棣定都北京时,特意从南京迁来的商户达2.7万。
在明朝建都一百多年之后,明世宗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决定加筑外郭城,以增强北京城的防卫,抵御蒙古骑兵的袭扰。这道外城城墙所圈进去的扁方形土地范围,就是外城,它与前三门以北的内城相对。它也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北京南城。北京城特有的凸字形轮廓,就这样定型。
不过,这片外城,所包入的居民区与内城不同,它从未经过规划,因而多是曲折狭窄的街巷相互交错,并且形成一些自西南而东北通向正阳门前的斜街,即使是后来的老北京人,初到这里也很容易辨不清方向。
明朝时外城城墙的修建,很大程度也是为了保护天坛和山川坛,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北京微观地理笔记》一书的作者王彬说,当时的外城,很多地方还是荒野和坟地,只是靠近正阳门一带才比较繁华。
这个时期的北京内城外城,并没有后来清代时那样大的贫富差别,但还是有微妙的不同:官宦人家的大宅基本都修在内城。很直接的原因是,那里离皇宫近,上朝方便。而且由于皇城南面的正门承天门只有大朝会才开启,平时关闭,平常官员上朝皆需走东安门和东华门入紫禁城,所以,中央官署机构多安排在东城,在东城的勋贵宅第也盛过西城。
满城,汉城
1644年,满清的军队开进北京,将这里定为新的国都。这是北京城发展历史上一个转折点。如果说,此前的北京城还比较像一个典型的政治和商业中心,此后的北京城则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官、商分头发展的独特局面。
清朝人全盘继承了明代的北京城格局,但做了一件与前任统治者截然不同的事:将汉族居民驱除出北京内城。
移城令是在清初顺治五年(1648年)颁布的,它规定:除寺院庙宇中居住僧道勿动,八旗投充汉人不令迁移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居住。同时还规定,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的实施流程.pdf VIP
- 2024年6月8日浙江杭州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公开课教案_4.pdf
- invt英威腾chf100a变频器使用说明书.doc
-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doc VIP
- 2023年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民法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GB_T 20001.3-2015 标准编写规则 第3部分:分类标准(OCR).pdf VIP
- 开放式和针阀式热流道比较.ppt
- 义务教育版(2024)三年级全一册第6课《视频记录片段》课件.pptx VIP
- 重庆市XX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表格填写样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