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事务文书 财经应用写作 教学课件.pptVIP

第二章 事务文书 财经应用写作 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事务文书 财经应用写作 教学课件

第二章 事务文书 1、调查报告的概念47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调查后,将所得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调查是基础 。 报告是结果 。 要写好调查报告,必须先搞好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区别47 总:反思过去,以利将来 写作目的不同 调:揭示真相,客观表述 总:只涉及本单位 涉及范围不同 调:社会上的,不必限制 总:第一人称 使用人称不同 调:第三人称 总:事后写作,较定期 写作时间不同 调:事前事后事中均可。一般不 定期 2、调查报告的种类 按调查的性质和内容分: (1)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2)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3)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关于彩民购买彩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低碳生活构建现状的调查报告》 (4)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城乡大学生消费差异调查报告》 《学生暑期生活安排调查报告》 (5)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 (1)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穷山今日皆文章——广东梅州市山区开发工作考略》, 1999年12月23日发表的《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1999年12月23日发表的《不信民心唤不回——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这几篇调查报告分别从农村山区开发、大型企业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介绍了几家成功的经验。 (2)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1999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 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 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政府决策岂能朝令夕改——浙江温岭市一市场建成后开业受阻》。 (3)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对新生事物,调查报告的最终意见可以是肯定性的,例如198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在对被人称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电子市场进行调查以后,认为它为科技、教育、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但对一些新生事物目前的状况,也可以持一种质疑或探讨的态度,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社会调查《个人住房贷款缘何发展缓慢》,所调查的个人住房贷款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它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原因在哪里?作者揭露了形成障碍的几个因素。 (4)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各种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都曾开辟过公众调查专版。 类似《北京人出游记——北京居民京、津、沪地区旅游消费调查》、《中国夫妻过得怎样》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3、调查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 (2)客观性 (3)理论性 (4)时效性 4、调查报告的作用 (1)依据作用(……) (2)反映作用(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3)推动作用(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4)揭露作用(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研究——一代伟人的卓识   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把了解社会、了解中国摆在头等重要地位,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中,从现实社会中寻求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现实问题的方略,是他十分重视、经常应用的重要方法。正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所指出的那样,“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因此,在他的领导下,我党每决定一件大事,事先都有周密的调查研究,并在反复实践和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方针、政策。 毛泽东与调查研究 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落脚。其实,在这历史性抉择之前,他进行了广泛深入、多次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介绍了这一情况。“整个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最有利于我们军事割据”(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井冈山的斗争》。)。因有了这一科学决策,革命的红旗才在井冈山高高飘扬。 毛泽东与调查研究 上井冈山后,为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毛泽东同志对湘赣边界各县又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亲笔整理了宁冈、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