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台湾乡土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家(下)港台文学专题讲座 教学课件
一、吴浊流小说创作概述1、作家介绍 吴浊流(1900-1976),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人,祖籍广东蔗岭县。原名吴健田,笔名吴浊流、吴饶畊。 1916年,吴浊流入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部学习,1920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40年,因郡督学(日本人)公然凌辱台湾省教员,他愤然辞去教职,奔赴大陆,到南京《大陆新报》任记者。在此期间,他目睹了大陆人民生活的种种惨状,了解到大陆和台湾人民共同的遭遇,这为他今后的创作积累了真实的素材。 1942年吴浊流返回台湾,历任《日日新报》、《台湾新报》、《新生报》、《民报》等报社记者。1964年,创办《台湾文艺》杂志,直至他病逝为止。他有感于台湾社会世风日下和文坛日渐西化的状况,于是在1969年他卖掉了自己的田地,又加上全部的退休金,独自设立了“吴浊流文学奖”,来掖扬文学新进,弘扬台湾的乡土文学。1967年他出国旅游途径澳门时,深情翘首远望祖国大陆,写下了怀念故国、渴望祖国统一的诗篇。 2、创作概述 吴浊流的创作始于诗歌,中年以后开始小说创作。短篇小说《水月》是他的处女作,其代表作有《先生妈》、《功狗》、《陈大人》,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 短篇小说《功狗》、《先生妈》、《陈大人》都着力刻画了殖民主义者的御用绅士、奴才走狗的丑恶形象。比如《功狗》中的主人公洪宏东一生致力于日本殖民教育,有功于日本殖民者,但到头来却如同丧家之犬,被一脚踢开。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爱憎。 《先生妈》描写医科大学毕业的钱新法,成为地方绅士后,以改日本姓名、穿日本和服、说日语、住日式房子为荣耀,成为推行“皇民化运动”的忠实走狗,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穷苦出身、古守民族生活传统的人,她以不妥协的态度抗拒“皇民化运动”。作者把这一矛盾放在一个家庭中展开,真实地反映了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同殖民意识的尖锐斗争。 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被称为台湾新文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作品写于1943年至1945年,这是日本殖民主义者对台湾统治最残酷、最黑暗的时期,“皇民化运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置身于战争危局所造成的死亡阴影笼罩之下的吴浊流勇敢而又艰难地写出了这部长篇小说。 小说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为历史背景,以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的痛苦思想历程和坎坷人生道路为线索,对日本殖民者蹂躏下的台湾人民的苦难、不幸、抗争,作了多层面的描写和反映。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这部小说,我透过胡太明的一生,把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所有沉淀在清水下层的污泥渣滓,一一揭露出来。登场人物……不问台日人、中国人各阶层都网罗在一起,无异是一篇日本殖民统治社会的反面史话。” 吴浊流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的黑暗岁月,目睹了“皇民化运动”中“御用绅士”的丑恶嘴脸;也目睹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感受了台湾光复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但他始终以坚强的民族意识,清醒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文学批判力量,把握社会转变的过程,感应台湾历史的脉动。他继承和发展了由赖和、杨逵开拓的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反映台湾日据时期和光复时期的历史真面目。吴浊流作品的存在,就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吴浊流的创作贯穿着一种冷峻的社会批判力量,带着政治讽刺小说的色彩。 其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一是在矛盾对立中塑造人物凸现人物性格;二是以讽刺喜剧的方式,刻画反面人物的嘴脸和灵魂。 二、吴浊流短篇小说《先生妈》赏析 《先生妈》是吴浊流前期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初载于1944年4月台湾《民生报》,后收入1977年9月台北远行出版社出版的《吴浊流作品集(卷二)》。 小说以日居时期的“皇民化运动”为背景,描写了有民族气节的母亲与奴性十足的儿子之间的冲突,讨伐了民族败类,歌颂了爱国精神。 1、情节简介 先生妈的儿子叫钱新发,出身贫苦,父亲是卖苦力的,母亲给人家织帽子。由于生活贫苦,他常常被同学嘲笑,因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后来,他娶了一个有钱人家的老婆,并开了一家私立医院。由于他善于巴结有钱有势的人,又通过他们宣扬自己的医术,因此很快就发了财。但是,少年的贫苦和成年的发迹造成了他的贪得无厌和守财奴的性格。 钱新发的妈妈是一个劳苦妇女,但她在儿子发财后也不忘自己的穷苦出身。所以每当遇到乞丐要饭,都慷慨施舍。有一个乞丐每月初一、十五都来他家要饭,每次先生妈都施舍给他,钱新发不敢阻拦先生妈,就转而责骂丫头。 从对待穷苦人的态度上,我们首次看到了母子之间的冲突。 钱新发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可以不惜千金地捐款,来扩大他的名誉、加强他的地位,于是得到了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欣赏和信任。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取得日本统治者的信任他就不惜千金地捐钱,而这些钱都是他从病人身上搜刮来的。 另外,钱新发还亦步亦趋地追随日本的“皇民化运动”,唯恐自己落后。比如四次改姓名。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奴化统治;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