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医常见疾病诊疗规范.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深圳市中医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 外感病证 第一节 感 冒 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 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 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鼻塞流涕,喷嚏,咽喉 2痒或痛,咳嗽。 3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 1风寒证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 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风热证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 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暑湿证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 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表寒里热证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 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1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中药针剂 2.1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 3~6g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2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外治疗法 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3.2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适用于风寒证。 [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第二节 急性发热 急性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伴有面赤、烦渴、或有恶寒, 脉数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某些慢性疾病合并急性感染性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可参 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体温在 37.3℃以上,可高达 39.5℃~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 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临床表现有与原发疾病相关病症及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有 利于疾病的诊断。 3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 4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 髓培养,X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常可有异常发现。 5注意与内伤发热、寒热真假相鉴别。 [辨证论治] 1卫表证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喉痛,或身重脘 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解表退热。 例方:风寒证选荆防败毒散,风热证选银翘散。 2肺热证 症状:壮热,咳嗽或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止咳平喘。 例方:麻杏石甘汤。 3胃热证 症状:壮热,口渴引饮,口臭,面赤心烦,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 例方:白虎汤。 4腑实证 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腹痛、痞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 或有芒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