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书画艺术巡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书画艺术巡礼      编者按 近代以来,作为政治文化首善之区的北京,吸引了国内无数英才俊彦汇聚到此。在文化艺术方面尤其如此,其中心地位优势决定了活跃其中的艺术家所具有的普遍包容心态和高远目光。在画界,北京画家自然更易得国内风气之先并引导时尚潮流。从风格上看,很难用一、二句言语就能评定北京画界的总体面貌和大概情致,只能说北京画界可能最能反映国内绘画艺术的动态和倾向。他们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画家们一样,在艺术世界里努力而探索、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天地。这里介绍的就是生活于北京地区的四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无锡龙行阁画业供稿)      刘玉林      刘玉林,1952年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济南。2004年入中国画研究院进修。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文化部中国画创作中心副主任、专业画家。      刘玉林的山水画,起初是深入到龚贤山水的经典范式之中,注重于对笔墨的把握和境界的营造。后又上追宋元诸家,尤其对王蒙、黄公望情有独钟,画面墨气淋漓,笔力遒劲,画境始见微茫、淡远。对于传统的认知和对笔墨的理解加深了对笔意的感悟。   中国画尤其是水墨画一直以墨为主,色彩为辅。王维在《山水诀》中说:“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刘玉林的山水画,也紧紧抓住“笔墨”语言,描绘心中的意象山水。从近期创作的一批画来看,他通过传统技法,笔墨层层叠加,意境开合、云气散漫,通幅作品元气淋漓,气脉相通。皴山擦石,侧锋点染,山野明净,老屋数间,而心境直追古人,达到了“意与古会、神与物游”的理想境界。      刘玉林的山水画,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境界的营造。王国维认为:诗“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其实,绘画也是如此。玉林的山水画境界当属“造境”。把胸中蓬勃的情感化为物象展示出来,写心中的山水。画家造境,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也可以虚实结合。通过他的《秋山悟道》、《太乙近天都》、《溪山论道》等作品可以看出,画家的笔墨间具有内涵、才情、气质与品格。   古人画论中谈到“惨淡微茫为妙境”。我们姑且不论“惨淡微茫”是否还有情感色彩的因素存在,但我从画家刘玉林的绘画中感受到那种骨子里透露出的根植于生活的情感的体验。      李晓明         李晓明,1959年出生于河北任邱,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就读于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      花鸟画中的水墨和小写意技法都从元代开始流行,经明代早中期宫廷画家林良、吕纪和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等人的不断开拓,到明代中后期的陈淳、徐渭,终于完成了向水墨大写意的飞跃。   创新应包括技法表现和题材意境这两个方面成功的拓展与升华,二者缺一不可。以豪迈雄强、阳刚大象为特征的李晓明的花鸟画艺术,正是在以上两方面显露出才情与智慧。从观念到题材,到技法在前辈大师的基础上,以大刀阔斧的笔墨气度、酣畅淋漓的文脉韵致,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成,使其水墨写意花鸟画呈现出一种高品味,大手笔的艺术风貌。      李晓明的绘画语言,紧紧凝聚着“笔墨”这一抽象美的内容,水气氤氲,笔饱墨厚,遥接明代徐渭的风神,近承吴昌硕写意画的意绪,坚持直面自然,合理合法,有情有趣,大而不空,繁而不窒,大开大合,虚实相生,黑白掩映,动静生发,层次丰富,令人回味。   他的花鸟画呈现最大的特点是激情充沛,精神饱满,笔墨酣畅,元气淋漓,大笔挥洒,收敛自如,舍形悦影,传神达意,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有效平衡,特别值得推崇的是深得用水之奥妙,因而他的花鸟画水墨语言个性突出。         艺术说到底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文化隐喻。李晓明以古人为师,以传统为法,以生活为营养,以修养为底蕴,体现出冷静的审美追寻与执著的生命意态。在这个艺术表现纷乱丰富的时代,这样的艺术实践是可取的。      郭丰      郭丰,1962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聊城,法名妙荣居士,别署半荷塘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展览部副部长。曾先后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画名家班”。   时下的中国画界,不时能听到操着不同口音的争鸣声,画家郭丰不为所动,用传统笔墨力耕耘依旧,却也有了时代性的收获。这批画作就可见一斑。   一个画家,尤为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充分发挥自己艺术才情的途径,正确运用绘画元素,把感悟充分表达出来。书法用笔,千古不易。画家郭丰作画并兼及书法,从先秦石鼓、商周盘铭,到张迁,北朝造像等等,无不通晓。悟书画同缘之理,撷取汉隶之浑劲丰茂、北魏之疏荡纵肆,明清草书之俊骨逸韵,融其精髓养性陶情。远观其画作如睹山河之丽使人心旷神怡,有书画互用之妙,体现出了“超逸”的艺术风格。逸者逍遥,逸者陶然,逸者静穆。这样绘画作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