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方程模型的使用.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方程模型的使用

結構方程模型的例子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Examples) 黃熾森 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教授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 電郵:cswong@baf.msmail.cuhk.edu.hk 2006年3月 大綱 結構方程模型的原理 處理可觀察的測量項目(Observed indicators)的不同方法 雀巢模型(嵌入模型;Nested Models)的統計測試原理 應用結構方程模型時要注意的重點 討論幾個應用結構方程模型的研究例子。 註(圖一) xi (or ksi; ξ1及ξ2)是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在SEM中稱為Exogenous variables); eta (η1及η2)是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在SEM中稱為Endogenous variables); x1, x2, x3是ξ1的測量項目、測量誤差為delta (δ1, δ2,δ3);x4, x5, x6是ξ1的測量項目、測量誤差為delta (δ4, δ5,δ6); y1, y2, y3是η1的測量項目、測量誤差為epsilon (ε1, ε2, ε3);y4, y5, y6是η1的測量項目、測量誤差為epsilon (ε4, ε5, ε6); lambda (λ1到λ12)是各自變項及依變項與其測量項目的關係; gamma (γ1到γ3)是自變項與依變項的關係; beta (β1)是依變項之間的關係; zeta (ζ1及ζ2)是依變項尚未能被自變項及其他依變項解釋到的部分變異量; phi (Φ1)是自變項之間的關係; 基本假設是:δ與ξ是無關的;ε與η是無關的;ζ與η是無關的;δ, ε及ζ三者是無關的。 「結構模型的方程式」 (Structural Model Equations) 「潛在構念」(latent construct)或「潛在變項」(latent variable) 間之關係: η1 =γ1ξ1 +γ2ξ2 +ζ1 η2 =γ3ξ2 +β1η1 +ζ2 「測量模型的方程式」(Measurement Model Equations) 「觀察變項」或「觀察指標」(observed indicator) 與構念的關係 (CFA): x1 =λ1ξ1 +δ1 y1 =λ7η1 +ε1 x2 =λ2ξ1 +δ2 y2 =λ8η1 +ε2 x3 =λ3ξ1 +δ3 y3 =λ9η1 +ε3 x4 =λ4ξ2 +δ4 y4 =λ10η2 +ε4 x5 =λ5ξ2 +δ5 y5 =λ11η2 +ε5 x6 =λ6ξ2 +δ6 y6 =λ12η2 +ε6 「結構方程模型」的分析特點 透過所有「觀察變項」之間的變異量和共變量,來驗證理如圖一的理論模型(因此有些研究人員也把「結構方程模型」稱為「共變量結構分析」;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 基本而言,它同時地(simultaneously)驗證了測量及結構模型的兩個系列的方程式 。 驗證理論模型的邏輯 (1) 設立保守假設: 即以提出的理論模型(如圖一者)來描述母體的情況是可以接受的。 驗證理論模型的邏輯 (2) 抽取樣本,得到各「觀察變項」之間的變異量和共變量的資料,然後計算模型中的所有統計數(statistics)藉以估計母體的參數(包括β(beta)、γ(gamma)、Φ(phi)、λ(lambda)、δ(delta)、ε(epsilon)及ζ(zeta)等等) 。 這個估計的基礎與CFA和迴歸分析是一樣的,那就是找出在誤差最小的情形下的一組統計數,由於牽涉的誤差和其他統計數都不是單一的,所以這估計會更為複雜,但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是一樣的 。 驗證理論模型的邏輯 (3)-1 比較我們的樣本與保守假設正確時的理論模型的吻合程度。 在這裡我們尚沒有一個如其他統計測試一般的P值(P value)使我們可以用單一及準確的機率來下結論,而是用一些吻合指數(fit index)來決定。 原理和迴歸分析沒有太大分別,在迴歸分析中我們以R2,即依變項能被自變項解釋的變異量比重來判斷是否接受這迴歸模型,同樣地,在「結構方程模型」中,我們是以不能解釋的誤差,即δ(delta)、ε(epsilon)及ζ(zeta)等所佔的總體變異量來判斷吻合程度,如果它們佔的比重愈低,便代表斷吻合度愈高) 。 驗證理論模型的邏輯 (3)-2 組織行為及人力資源管理(OBHR)研究中通常會檢定的吻合指數為: RMSEA(或類似的RMR;最好是少於0.08) NNFI(也稱為TLI;最好是大於0.90) CFI(最好是大於0.90) 此外,我們一般都會報告Chi-Square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