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铅临床检测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 目 录 简介 适用范围 测铅的临床意义 铅含量测定的几种途径 儿童/成人的安全血铅含量 血铅分析方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ASV)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红细胞原卟啉法(EP) 采血程序 指血采血步骤 静脉血采血步骤 GFAAS法操作 仪器要求 石墨炉工作参数 其他材料 试剂 试剂、标准品、样品的准备 石墨炉操作和维护 ASV法操作 仪器要求 样品准备 仪器校准 仪器操作和维护 线性范围 血铅标准品和质控 标准品 质控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 一、简介 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临床实验室提供血铅检测的简明指导,对于日常血铅检测常用的、能达到质控要求的两种分析方法,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本文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采样和检测过程,同时还包括质控(QC)指导内容。 二、适用范围 所有需要检测血铅的实验室。 三、测铅的临床意义 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慢性病,该过程有时会伴随一些明显的症状,当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g/dL左右,但是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原因引发的。如果在该阶段没有被意识到,血铅很容易升高到100(g/dL以上,这时儿童表现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升高,引起放射性呕吐、知觉改变、痉挛等;成人在血铅浓度为50-60(g/dL时如果继续铅中毒,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周围神经系统病症、痛风等。 铅中毒不易治愈,其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血铅含量降低后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铅中毒至少损害到三种人体器官:1、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2、亚铁血红细胞的生物合成途径;3、肾脏功能。铅中毒对于儿童和成人的伤害不尽相同,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而且成人吸收饮食中的铅为10%,儿童可达40-50%,因此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会高于成人,对于孕妇的伤害主要是造成了胎儿的先天铅中毒。 四、铅含量测定的几种途径: 血铅作为铅中毒的指标:静脉血的铅含量可以有效的表征人体铅中毒情况,末梢血可用于铅中毒筛查; 尿铅作为铅中毒的辅助检测:可以作为降铅效果的指标; X射线荧光检测骨铅:反映铅在人体内的沉积; 发铅、汗铅及其他组织液:发铅虽然有取样简单、不用侵入人体等优势,但是样品暴露于外界、环境污染影响大,同时没有规范的处理方式,而且没有明确的定义含铅正常范围值,不象血铅那样有标准品,因此很少用来作铅测定。汗铅、指甲铅等也不是科学的铅含量测定途径。 五、儿童/成人的安全血铅含量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儿童近期(1-3个月内)铅接触的最佳指标是全血铅含量(以下简称血铅)。血铅一直是铅中毒研究的最重要的生物学监测指标,儿童血铅与铅接触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特别是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血铅能较好地反映铅接触水平。在稳定的、低水平铅接触状态下,血铅也能较好地反映儿童体内铅负荷状况。 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安全血铅含量,只是从统计学的角度阐述这样的一个安全概念。199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安全的血铅含量应(10(g/dL。1994年,在第一届全球儿童铅中毒预防大会上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学者进一步认定了这一标准。 六、血铅的分析方法 血液中的铅大部分都是处于非游离型状态,与血液中的血细胞和蛋白形成多种多样的结合物,要测定血液中铅的必须先要将结合型的铅离子释放出来,由于血液中铅的含量非常低(一般在10ppb至1ppm之间),因此要求铅的释放效率要达到100%,而且必须要排除外源性铅离子的干扰。所以对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的灵敏度、精度要求非常高。 目前公认能够精确测定血铅浓度的仪器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虽然可精确测定血铅含量,但因成本太高,不适合做日常分析,只有一些专业实验室才拥有这种设备。 1.阳极溶出伏安法(ASV) 作为成功测定血铅浓度的检测方法,在国外应用已有30年多的历史。用ASV分析血铅首先由Matson等人在1971年提出,其后显示出它在微量测定中特有的优势。血液中结合状态的铅离子,经试剂处理释放成游离的铅离子,当在电极中施加一定的负电压时,所有的铅离子将被还原成铅且附着在电极上,然后再在电极上施加更正的电压,电极上的铅再电离成铅离子,释放一定的电子并产生电流信号。此电流信号与溶液中铅浓度成比例关系,从而测定出铅离子的浓度。ASV有两种血样制备过程,一种是酸消化法;一种是置换法,即用含(CH3COO)2Ca、CrCl3、Hg2+置换血蛋白中的2价铅离子,其主要优势在于分析速度的提高,有人声称全部的置换过程只需要3-5分钟,而用HClO4消化100(L血样需要大约20分钟。两种方法均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