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草创作技法精选
章草创作技法??? 一、章草之草法
??? 章草的草法,即一些约定俗成的草写法则和规律,它是草字准确易识而又结字美观的依据。
??? 章草草法严谨,极有法度。章草结字,笔画已极省变、精练,一点一画都是有根据、有来源的。如果在书写时不合草法,随意连笔草写,就容易似是而非、妨碍认读,也不容易美观。
??? 章草的草法,不外乎简、省、变、连等法则,下面略举一二。
??? 1.简、省、变、连
??? A.简:即把原来较复杂的部分简化为简单的笔画或者符号。
??? 如“器”字,章草作四个“口”字简化成了四点。如“君”字,下面的口字简化为一捺点。如“皆”字,下面的“日”字,简化作一回钩。
??? “简”(不等同于“减”),往往发生在偏旁部首。如“证”、“诗”字章草“言”字旁都简化成了符号。关于偏旁部首简化与假借法则,详见下面“草法辨异”小节中“偏旁部首假借”。
??? “简”亦有度,不能因简而误读。在实用当中,笔画的“简”常至“无可再简”的地步。
??? B.省:即省略掉其中的某些笔画或者结构。“省”,有“减”之意,省了笔画,也就是减了笔画。
??? 如“密”字,省去了上面的宝盖。如“帘”字,省了左边的一“厂”。如“当”字,省了中间的“口”字。
??? 笔画之所以能“省”,往往是因为有“借”,通过“借”笔,来模仿(仿佛)原字的结构和笔画关系。
??? C.变:即把原来的笔画形式(位置和相互关系),改变笔顺,成为另一种表达形式。
??? “变”,常发生在竖笔上。如“常”字,原来收笔的悬针竖,在中间部分简省的支持下,萎缩成了一点。有时,原来的收笔悬针竖,变为上钩连写。这样变化掉竖笔,是为了有利于章草横势的发挥,而且,也使结字容易处理、变得美观。
??? 变化笔画的位置关系,即便于连笔草写,也为了结字美观。如“野”字,把左面的笔画“离间”后,结构变得更为绵密与美观。
??? D.连:即把某些本不相连的笔车或者部件,连在一起书写,以求便利。除了上述“简”、“省”与“变”,笔画的“连”写,减少了起笔与收笔的次数,书写速度自然得以加快,可见,“连”法也是书写便捷的主要手段。
??? 连笔,以“行顺路近”为原则,且兼顾准确、美观。
??? 连笔出现的位置和运笔方向,基本与正常笔顺一致。如“刚”字、“慰”字,笔画均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连。如“天”字、“急”字,笔画均由上到下连。有时,连写的顺序与正常书写顺序稍有变动,如“率”字,由上到下写完中间部分,再由左到右补写两点。再如“烽”字,本来末写的竖笔,变回勾由下到上连,横成为末笔。再如“守”字,上面的点是再写完秃宝盖后,再由从上到下连写时补上的。
??? “连”,使章草书的笔画圆转得以具体体现,笔画间也因之常形成“圆圈”结构。
??? 2.诸法并用
??? 大多数的字,并不是用简、省、变或连一种方法能解决问题,而是诸法并用。通过简、省、变、连诸法并用,笔画达到精练,更利于便捷书写。
??? 经过以上几种方法后的草书字,已远离了原来的笔画形象,有的已纯近于一种书写“符号”。
??? 3.草法的形成
??? 章草“下笔有源”,欲习章草,须明其“源”。“源”,既包括章草书体之来源,也包括章草草法之来源——其结字与笔画形成的规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胸有成竹、下笔“不生软”,才能做到“楷法用笔”,笔画分明,准确而又美观。
??? 清孙星衍急就章考异序云:“急就之体,盖出于篆”。章草草法从篆,不难解释,因为有的章草是从草篆脱形而出,所以它带有篆书的影子,便不奇怪。
??? 章草从隶,更好理解,因其本从隶书之“捷”。有的章草,是从古隶,其草法约定俗成而被沿用。
??? 清人李滨以“玉烟堂”本史游章草书《急就章》为依据,逐字注解,编成《急就章草法考》与《急就章偏傍歌》,于古文篆隶递变之故,言之甚详,徽引亦广,治草法者颇可参考之(具体字例,请参建下面《补订急就章偏旁歌》一段。
欲辩草法,须明其变。草法初创,应有其理。后如研究,云其从篆从隶,均无不可,燃其产生与发展,必有过程,必从实践中逐渐总结完善。
二、草法辩异
章草,因为笔画简省甚多,所以字形本来不同的字,就可能趋于形似,这时,失之一豪便差之千里。书写时,多一点、少一钩,笔画长些短些、连写还是断开,行笔顺序不同、角度变化、迟速顿挫,起笔收笔的尖圆、轻重,都会关系到字形的变化与区别,故而不可疏忽大意、含糊其辞。
草书,由于形似字、混写字,偏旁部首假借等现象,在书写和识读时总是个麻烦。为了查阅方便以利练习,自明清以来,出现过不少关于草书辩疑与辩异方面的工具书,如明人韩道亨《草诀百韵歌》、范文明《草诀辩疑》,清人朱宗文《草圣汇辩》、陶南望《草韵汇编》、石梁《草字汇》、马雄镇《汇草辩疑》、汪由孰《草诀偏旁辩疑》姚嬘《草法汇考》以及李滨《草说》、《急就章章法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秦汉史2013年精选.doc
- 秦汉简牍中的_致书_与_致籍_考辨精选.pdf
- 秦汉历史转折的思想史分析精选.pdf
- 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姓氏研究精选.doc
- 种猪场耳号识别精选.ppt
- 秦汉至南北朝历朝历代书法大家,谁的字更美精选.pdf
- 秦汉胡同国学书院精选.pdf
- 秦汉出土文献中的古体字精选.pdf
- 秦淮区2014-2015下第一阶段九年级语文监测卷精选.doc
- 秦玉君2011年2月23价肺炎疫苗接种方案精选.ppt
- 实施指南《GB_T26055 - 2022 再生碳化钨粉》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26237.1-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1部分:框架》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20092.1-2022 新闻信息标准》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20564.4-2022 低合金高强度钢》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2099.3-2022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26719-2022 用水单位用水统计通则实施指南:推动用水单位迈向智慧节水新时代》.docx
- 实施指南《GB_T3883.215-2022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215部分:手持式搅拌器的专用要求》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5169.47-202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47部分:与低压电工产品起燃和着火概率相关的电功率和能量分级导则》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6091-2022 刀口形直尺》实施指南.docx
- 实施指南《GB_T6702-2022 萘酸洗比色试验》实施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