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龙的原型精选
第二章 龙的原型
目前学术界有关龙的起源有种种说法。例如:蟒蛇说、鳄鱼说、蜥蜴、恐龙、娃娃鱼、河马、猪、马、牛、犬、松树、雷神、闪电、云神、虹、春天景象、以蛇为原型的综合图腾说、等等。
一、蟒蛇说
著名学者闻一多在本世纪40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他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是蛇。他说: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著名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孙作云也研究过龙,他与闻一多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龙是蛇的神秘化。他说:在中国原始社会,在中原地区,有以水中动物或两栖动物作图腾的几个近亲氏族。他们结成一个联盟,其中最主工的是以蛇为图腾的氏族。蛇加以神秘化,变成图腾神物,就龙。因此,蛇氏族也就是龙氏族。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刘敦愿也认为龙最初的形象是蛇,但与上述学者所说略有差异。他说:龙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神物,传说的起源既早,流传也很广远,内容十分复杂。但历史地考察起来,不过是一种对于爬行动物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延续和发展而已,最初的形象是蛇,所代表的自然力量是土地。并认为,有角的蛇就是龙,以角来表示其神异性,甲骨文金文所见的龙字都是如此。台湾学者袁德星亦主张龙的真相是蛇。他在1978年所写的论文中指出:宗教上文化中的蛇便是龙。蛇晋级为龙,完全是文化行为所造成的。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说文》
据资料所知,最早提出龙的原形为鳄鱼的是中国古史专家卫聚贤。他在1934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说龙即鳄鱼。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是鳄鱼。如霍多斯认为:龙是一种神话的东西,有时候像鳄鱼。E.利奇则引用一位专家的话:龙是一种像蝎子或蜥蜴形状的鱼类。年代后,主张龙的原形为鳄鱼说者越来越多。王明达在1981年说:龙形象的基调是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本雄于1981年研究扬子鳄之时谈到龙与扬子鳄的关系,他认为扬子鳄除没有角之外,面容酷似龙,可能就是龙形象的取材。图腾文化学者历史学家王大有认为龙不是起源于蛇,而是起源于鳄,他认为:中国最原始的龙,是湾鳄、扬子鳄见于甲金文的象形字,龙、蛇各有明确的不同形象,悉知龙、蛇原本是不同的动物,因此才有不同的象形图文。何新《龙:神话与真相》(1989年):“古中国大陆和海洋上,确曾存在过一种令人恐怖的巨型爬行动物。这种巨型爬行动物,以及与其形状相近的其他几种爬行动物,其实就是上古传说中所谓‘龙’的生物学原型。换句话说,‘龙’在古代是确实存在的,它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为Crocodilus Porosus的一种巨型鳄——蛟鳄。”旅居加拿大的古史学者许进雄亦认为龙的原形与鳄鱼关系密切,他说:龙的特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而扁长,且有利齿,是鳄鱼之外,他种动物所无的异征。扬子鳄每在雷雨之前出现,有秋天隐匿,春天复醒的冬眠习惯。古人每见扬子鳄与雷雨同时出现,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龙象蜥蜴戴角的形状。” 何新《中国神龙之谜的揭破》(《神龙之谜》,1988年)“其实所谓龙就是古人眼中鳄鱼和蜥蜴类动物的大共名。”
四、恐龙说
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1988年):“龙,被古人公认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还是恐龙。古人以具有四足、细颈、长尾、类蛇、牛、虎头的爬行动物为龙,这可能是古人当时见到并描绘下来的某种恐龙形象。”所谓“恐龙”说,显然有悖于常识。据考古,恐龙生活的极盛年代为中生代,至中生代末期已全部绝灭,当时地球人类远未诞生,也谈不上中华文明的存在,中华“古人”当时如何可能“见到”?王从仁《龙崇拜渊源论析》“龙源于马”。 《周礼夏官《周礼夏官“庾人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táo)、攻驹,及祭马祖,祭闲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圉马。正校人员选,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lái),六尺以上为马。圉师掌教圉人养马,春除蓐、衅厩xìn jiù),始牧,夏庌马,冬献马。射则充椹zhēn 射箭用的靶子)质,茨墙则剪阖。六
王从仁《龙崇拜渊源论析》:“龙源于河马。” 刘城淮《略说龙的始作者和模特儿》:“充任龙的模特儿之一的马,最初不是一般的陆马,而是河马。”“河马不仅把自己的部份形体贡献给了龙,而且把自己的部分性能——善于御水,也贡献给了龙。”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1982年):“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一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四个脚的动物。”“龙”,并顶礼膜拜。
2、“龙”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有好几种,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