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燃CNG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Use of Three-dimension Models to Study the Cyclic Variations in a Lean Burn CNG Engine.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稀燃CNG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Use of Three-dimension Models to Study the Cyclic Variations in a Lean Burn CNG Engine
第4期(总第164期) 车用发动机 No.4(SerialNo.164)
2006年8月 VEHICLEENGINE Aug.2006
·性能研究·
稀燃CNG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虞育松,李国岫,刘建英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动力工程系,北京 100044)
摘要:利用三维燃烧模型对稀燃CNG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引入过量空气系数的循环变
动情况下,发动机转速对稀燃CNG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比计算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
靠性,并且分析了燃烧过程中不同时刻下的缸内温度分布情况。根据多个循环的计算结果,定量分析了发动机转
速对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转速的提高将使燃烧循环变动减弱。计算还得出,转速的改变对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
程度大于对燃烧峰值压力均值的影响。
关键词:CNG发动机;稀薄燃烧;燃烧循环变动;三维燃烧模型
中图分类号:TK43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2222(2006)04—0006—04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和环境这两大社会问题的 这一问题。本研究首次尝试利用三维燃烧模型,引
日益重视以及人们对汽车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 入Sher模型[21来模拟初始火核的形成,建立火核发
的污染物排放目标的不断追求,近几年稀燃CNG 展时期的能量守恒方程(考虑火核向极柱的传热)来
发动机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燃烧循环变动作为点 求解火核的热力学参数,以建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燃式发动机的普遍燃烧特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 的燃烧模型。通过对CNG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数值
CNG发动机在经济性、排放性及工作稳定性方面的 计算,分析在过量空气系数(声。)的循环变动一定的
性能提升,限制了CNG发动机的推广和使用。因 情况下,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及燃烧室形状对燃烧循
此,CNG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 环变动的影响程度。
的现实意义。
1 燃烧循环变动计算模型
燃烧循环变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循环间的当
量比和缸内湍流场的随机波动引起的[1]。燃烧循环 对KIVA一3多维燃烧模拟软件进行改进,在
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CNG燃烧模型、初始火
变动研究的重点是各个因素如何导致和影响燃烧循
核形成与发展模型等,开展稀燃CNG发动机燃烧
环变动,其影响程度如何。
循环变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通过试验手段直接测量各个循环的当量比和湍
1.1 初始火核的形成模型
流参数很困难,尤其是缸内湍动能的测量对试验设
极柱间的可燃混合气被火花塞放电强迫点燃,
备要求很高;试验过程中,无法做到每循环只改变其
火花塞的放电过程非常复杂,由于从放电开始到初
中某一变量而保持其他变量与上一循环完全一致,
期火核形成的时间非常短,只有10~S,故模型假定
故无法分析各个因素对于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率,
放电开始的瞬间初始火核形成。根据Sher模型,击
也就很难对燃烧循环变动产生的机理做深入研究。
穿阶段产生的初始火核温度(T。)和直径(di)可以
数值模拟计算借助数学模型能很容易地引入循
表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狭长空间内火灾烟气与人员疏散控制研究 Study on Fire Smoke and Evacuation Action Time for Personnel in Long and Narrow Space.pdf
- 猴头菌DNA提取条件及SRAP- PCR体系的 DNA Extra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RAP Reaction System in Heriacium 1.pdf
- 獭兔小肠组织形态发育规律研究 Development of Morphology Shape of Rex Rabbits Digestive Tract.pdf
- 王滩电站地下水泵房深基坑的开挖方案及稳定性分析 Excavation Program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for Underground Pump House of Wangtan Power Station.pdf
- 现代信息技术在桥梁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NDT for Bridge Structures.pdf
- 现代低地板轨道车辆创新走行部 Innovative Running Gear of Modern Low Floor LRT.pdf
- 现代公路设计理念及运用运行车速进行线形检验 Modern Highway Design Theory and Alignment Check Using Operating Speed.pdf
- 现代城市港口发展理念在海口港新海作业区规划中的实践 Practice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city port in planning of Haikou Xinhai Port Area.pdf
- 现代导轨电车与两江新区适应性研究 Adaptability Study of Modem Guided-Rail Tram in Liang Jiang New Area.pdf
- 现代斜拉桥不同截面形式的剪力滞效应分析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hear-lag Effect of Modem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Different Cross Sections.pdf
- 稀燃增压CNG发动机起动及怠速控制试验研究 Control and Experiment of the Start and Idle of Lean-Burn Natural Gas Engine.pdf
- 稀土荧光粉回收利用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recycling technologies of rare earth phosphors.pdf
- 稀燃汽油机空燃比模糊控制及其实验研究 Fuzzy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Air-Fuel Ratio for Lean-burn Gasoline Engines.pdf
- 稀疏泡状流中变形气泡的三维图像测量技术 An image-based technique for measur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bubble deformation in dilute bubbly flows.pdf
- 稀疏非结构网格上的亚声速流高精度数值模拟 High Resolution of Subsonic Flows on Coarse Grids.pdf
- 稀脉萍(Lemna paucicostata)对水质的综合评价和指示作用 Integrated Evaluation and Indication of Water Quality by Lemna paucicostata.pdf
- 稀薄燃烧电控LPG发动机的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Lean-bur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LPG Engine.pdf
- 稳定剂控制底泥中磷元素释放的机理性研究 The mechanism on preventing phosphorus releasing from sediments.pdf
- 稳定射流环量控制的仿真研究 Simulation Research of Circulation Control by Steady Jet.pdf
- 稳定渗流条件下沿河路基挡墙主动土压力分析 Analysis of active earth pressure on retaining wall of riverside subgrade under steady seepage.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