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昆虫合拢-打开运动机制的增升机理数值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clap-fling motion for tiny insect wings.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型昆虫合拢-打开运动机制的增升机理数值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clap-fling motion for tiny insect wings
第27卷第2期 空气动力学学报 V01.27.No.2
2009年04月 ACTAAERoDYNAMICASINICA Apt.,2009
文章缩号l0258-1825(2009J02-0246-09
小型昆虫“合拢一打开运动机制的增升机理数值研究
张来平,常兴华,段旭鹏,张涵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通过动态混合网格技术和基于虚拟压缩方法的不可压缩流非定常计算方法,对“合拢一打开”(clap-fling)机
制下小型昆虫翼的周期性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单个翼拍动时的升力系数、流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
比研究了雷诺数对力学特性、流场结构的影响.探讨了“clap-fling”机制能够增强升力的流动机理。对比发现,
。clap-fling”机制增升的关键在于合拢一打开过程中的三个升力峰值以及之后平动阶段的“不失速机制”l且当雷诺数
较小时,“clap-fling”机制增升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动态混合网格;不可压缩非定常流l生物仿生流体力学iWeis-Fogh机制
中图分类号:V211.3 文献标识码:A
在昆虫翼的周期性拍动中,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还需
0 引 言 要深入细致的研究。
本文利用作者发展的动态混合网格技术[1M3]和
昆虫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飞行者,它们能够在很
基于虚拟压缩的不可压缩流非定常算法[1a-lS],对不同
小的雷诺数下通过特有的运动机制产生非常大的非
雷诺数下“clap-fling”周期性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
定常升力,满足自身飞行、机动的需要。昆虫在扑翼
与单个翼的拍动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小型昆虫的
飞行中,翼基本上保持在一个拍动平面内做“上挥一下
“clap—fling”机制能够增强升力的流动机理,并分析了
拍”运动。关于这种扑翼飞行中非定常高升力产生的
雷诺数对力学特性、流场结构的影响。
原因,许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并
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这种“上
1“Clap—Fling运动方式的描述
挥一下拍”的运动方式能够产生大升力的原因有
三[1-53:(1)乎动中的不失速机制(前缘涡在翼的平动昆虫翼的拍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平动合拢(上
过程中不脱落);(2)拍动结束时翼的快速上扬运动;扬)一翼面翻转一平动打开(下拍)一翼面翻转”的周
(3)拍动初期的快速加速运动。最近,孙茂[6]、Sane[7]
和Wangt阳分别对昆虫飞行的各种空气动力学机制验观测数据,对上述运动方式进行了简化,提出了一
进行了综述。 个简化的翼前缘二维模型,并通过一系列关于速度、
对于一些体积更小的昆虫如台湾小黄蜂等,其飞 角速度的函数对“clap—fling”过程进行了描述。在该
模型中,Miller令翼前缘先从零速度加速平动“打
行雷诺数(RP)大约只有20,除了“上挥一下拍”的运动
方式外,Weis-Fogh[9]认为这些小昆虫翼在背部的开”,然后匀速平动一段距离,到两翼距离较近时减速
“合拢一打开”过程是其产生高升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拢,随后翼面翻转,之后加速打开,在一定速度后一
称为“Weis-Fogh”机制或“clap-fling”机制。Miller直匀速平动分离(图2(a)中当无量纲时间o.88时,
等[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停车收费影响下的多用户多方式混合交通平衡分配模型 Multi-User and Multi-Mode Mixed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arking Charge.pdf
- 偷天换日——我国换车时代即将到来.pdf
- 先入后出型城市快速路匝道组合的最佳间距 Optimal Distance between On-off Ramps in Urban Freeway.pdf
- 先拉伞绳法数学模型及拉直力预测 Mathematical model and snatch force prediction for the lines-first parachute deployment.pdf
-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火损评定方法及处治对策 Fire-damage Evaluation Method of Pretensioned Hollow Plates and Countermeasures.pdf
- 先进刀具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Advanced Cutting Tool Technology.pdf
- 先进制造哲理——并行工程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hilosofy Concurrent Engineering.pdf
- 先进旋涡燃烧室流动与燃烧特性分析 Analysis of the combustion and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ed vortex com bustor.pdf
- 先进焊接技术发展趋势展望--第16届埃森国际焊接与切割展览会综述.pdf
-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服务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综述 Review of Uncertainties in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ervices.pdf
- 小型燃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ants from Small Oil-fired Boilers.pdf
- 小型景观湖水质模拟及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mall scenic water body.pdf
- 小型船舶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的研发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ropulsion Control System for Small Ships.pdf
- 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起飞工况冷却水道流场及冷却特性分析 Analysis on the Flow Field and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oling Water Duct of a Small Aviation Piston Engine under Take-off Condition.pdf
- 小型高速水洞收缩段的优化设计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contraction in a minitype high-speed water-tunnel.pdf
- 小子样场合下估算母体百分位值置信下限和可靠度置信下限的Bootstrap方法 Bootstrap Method for Confidence Lower Limit Estimation of Population Percentile and Reliability in Small Number of Test-Sample.pdf
- 小孔辅助结构影响气膜冷却效果的实验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ffect of small auxiliary holes on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pdf
- 小径柞木真空干燥应力的试验研究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vacuum drying stress of small diameter oak.pdf
- 小推力轨道保持方法 Low Thrust Control Method in Orbit Maintenance.pdf
- 小攻角下驼背鲸减摇鳍的理论计算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humpback whale fin stabilizer at a small angle of attack.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