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韵学第三章之第一节《切韵》的成书
第三章 中古音韵 第一节《切韵》和《切韵》系韵书 一、《切韵》成书的情况 1、《切韵》以前的韵书 1)魏晋时代的韵书——《声类》和《韵集》 中国第一部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这本书到了唐以后就亡佚不存了。《隋书·经籍志》还提到它,唐封演《闻见记》也记载了这部书:“《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 《潘徽傳》:“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 魏建功曾据以考定吕静《韵集》、夏侯詠、阳修之、李季节、杜台卿五家的韵目。下面是他的结论:吕 175 夏 180 阳 182 李184 杜 190 。 由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诸家分部无论异同如何,总没有隋唐韵书那样细密;而且韵部是逐渐增加的。 王力《南北朝诗人用韵考》说: “齐梁陈隋的用韵虽严,其韵部仍不能如《切韵》之繁多。下列诸韵部,皆《切韵》所能分而南北朝韵文中所不能分者: 歌戈 灰咍 萧宵 尤侯幽 冬钟 阳唐 庚耕清 眞諄臻 元魂痕 先仙 寒桓 盐添 沃燭 药铎 陌麦昔 质术栉 月没 屑薛 曷末 叶怗 编撰宗旨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切韻》音系的性質 單一音系説 綜合音系説 標準音說 單一音系 綜合音系 江永《古韵标准·凡例》云:“韵书流传至今,虽非原本,其大致自是周顒、沈约、陆法言之旧,分部列字,虽不能尽合于古,亦其时音已流变,势不能泥古违今。其间字似同而音实异,部既别则等亦殊,皆杂合五方之言,剖析毫厘,审定音切,细寻脉络,曲有条理。”是江氏以为《切韵》之书杂合五方之音而成书者也。 標準音——書音或雅音 高祖(拓拔宏)曰:“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漸習,風化可新。若仍舊俗,恐數世之後,伊洛之下複成被髮之人。王公卿士,咸以然不?” ——《魏书·咸阳王禧传》 (謝)安能作洛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後名流多學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世説新語》卷中之上劉孝標注引宋明帝《文章志》 然冠冕君子,南方為優;閭里小人,北方為愈。易服而與之談,南方士庶,數言可辯;隔垣而聽其語,北方朝野,終日難分。而南染吳、越,北雜夷虜,皆有深弊,不可具論。 ——颜之推《颜氏家訓·音辭篇》 自茲厥後,音韻鋒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指馬之諭,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搉而量之,唯金陵與洛下耳. ——颜之推《颜氏家訓·音辭篇》 《切韻》的地位 此制酌古沿今,無以加也。 ——長孫訥言《切韻箋注序》 陸法言《切韻》,時俗共重,以為典範。 ——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序》 述作頗衆,得失平分,惟陸法言《切韻》盛行於代。 ——孫愐《唐韻序》 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 “更就颜黄门论金陵洛下士庶语之优劣观之,知其必有一衡度标准,此标准为何?殆即东汉、曹魏、西晋以来居住洛阳及其近旁之士大夫集团所操之雅音也。” 周祖谟《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切韵》是根据刘臻、颜之推等八人论难的决定,并参考前代诸家音韵,古今字书,编订而成的一部有正音意义的韵书。它的语音系统是就金陵、邺下的雅言,参酌行用的读书音而定的。既不专主南,也不专主北,所以并不能认为就是一个地点的方音的记录。以前有人认为《切韵》的系统代表隋代的长安音,那是错误的。” * * 时段:南北朝隋唐 材料:1、《切韵》系韵书和音义书 2、 韵文 可知此书还没有像后世韵书一样的韵部划分,韵部的划分从吕静的《韵集》开始。陈鳣有《声类》的辑本,采得210条,龙璋《小学蒐逸》辑鱣录达527条。 2)继《声类》之后的第二部韵书是晋吕静的《韵集》,今已亡佚不存。《隋志》曾收入,《魏书·江式传》也提及说:“吕忱弟静,别仿左校令李登《声类》之作,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 《颜氏家训·音辞篇》云:“《韵集》以成、仍、宏登合成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不可依言。” 陈鳣《韵集序录》云: “《隋书·经籍志》:《韵集》十卷,又六卷,晋复安令吕静撰。江氏《上表》则云:静仿《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按所称卷各不同,既以五音名篇,当以五卷为是,或并目录为六卷与?至十卷者,恐别是一書;《隋志》又有《韵集》八卷,注段宏撰,知当时作《韵集》者,不止一人也。” 可知《韵集》的分韵和今传的《切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