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欧阳修篇].docVIP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欧阳修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欧阳修篇]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八) 欧阳修 ◆人物导语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流动而连贯的节奏,深婉细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幼年丧父,家贫力学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诗话之体文以明道力倡简流畅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 作家档案 欧阳修1007年—1072年 字号: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幼年丧父,家贫力学,敏悟过人,读书成诵。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为西京(洛阳)留守推官,与钱惟演、梅尧臣、尹洙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充馆阁校勘。景祐三年,因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令。康定元年(1040),奉诏复职。庆历三年(1043)充太常丞知谏院,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新政,次年新政失败,范、韩、富等相继离京外放,修亦为政敌谗言所中,出知滁州。后移知扬州、颍州、应天府。至和元年(1054),召还与宋祁同修《唐书》。累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其词集初名《平山集》,已佚。又有《醉翁琴趣外篇》六卷和《六一词》一卷等版本。《毛诗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洛阳牡丹记》、《归田录》。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贡献概述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一方面写了大量聊佐清欢的绮罗香泽之语,构成其俗艳之词的主体部分;另一方面也别出蹊径,用民间新腔,叙写风土人情。而其寄托忠爱悲愤的慨叹词,如《圣无忧》(世路风波险)、《浪淘沙》(把酒祝东风)等,抒情深挚,越出《花间》、南唐藩篱,尤为后来词家所瞩目,对同时代的张先和稍后的秦观都产生了直接影响。风格兼有清新活泼和豪放疏快的特点,是北宋婉约词派走向豪放词派的桥梁。 散文、诗、词、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在历史学考据学方面,欧阳修也有重要贡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并积极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疏隽开子野,深婉开少游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清人毛先舒评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郭绍虞《宋诗话考》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 作品概述 欧阳修最大的贡献是散文。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平易自然、流畅婉转,一生写了 500余篇散文。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选文一:《踏莎行 【导读】 一种常见的题材,却展现出一片情深意远的境界,这种“迢迢不断如春水”式的含蓄蕴藉,令人神往;一幅似乎可画的画面,却又画不到,这“画不到”处不只是春山外的行人,更是那悠远悠远的情韵。 【正文】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是一首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词的显著特点是构思别致,它打破了一般词作所采取的前景后情的寻常格局,而是上下片分别描写与离别有关的两个方面,并用离情相思这根线索把二者紧密地穿连起来,揉成为统一的艺术整体,情景交融的手法巧妙地运用于各片之中。很明显,这首词的前片写行者忆家,后片写居者(闺中的少妇)忆外。前片以景带情。例如,望见春水迢迢,便陡然引起无穷无尽的离愁。后片由情景,是忆极而生的想象虚拟之辞。但它却景缘情生,景中有人,读来倍感真切。居者行者,前后萦带;景耶情耶?上下难分。这二者相互交融,曲尽其妙。同时,这首词还很注意层次的安排。例如开篇三句,表面看句句写景,实则它不仅交待了远行的时间、季节,而且还暗暗描绘出远行的全过程,用笔细腻形象,含蓄深厚,富于启发性。   另一显著特点是比喻贴切。特别是上下片结尾两句,用比巧妙生动。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虽然可以使人联想到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些名句,但因作者善于变换句法,并且使这一生动比喻跟全词的整体形象,跟词的意境结合得十分紧密,故貌似仿效,而实则是创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下片以春山喻远,引出佳人登高遥望,更觉委婉缠绵,别饶韵味。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