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孔景区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系统
一、概述
旅游业因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等特性,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地和重要集散地,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要确保景区与游客的人身与财物安全,确保景区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旅游景区日常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指导思想,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努力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积极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成为景区管理者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而能否根据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适合本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发生意外事件后能否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并做好善后处理,是对景区管理者综合能力的重大考验。
介绍危险源(隐患)识别的含义、重要性。
二、用户业务需求与功能需求分析
1、用户业务分析
本次项目的内容是三孔景区的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管理工作,对景区内的安全管理对象进行辨识、分析、评价和控制与监督。安全管理的对象就是指各种潜在危险的因素,只要把危险因素管住,使之不能转化为事故,就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对旅游景区而言,要预防潜在危机的发生,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并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图1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正确引导和约束景区内游客的游览行为,防止其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例如不顾各种安全警示,跨越安全栏、随意攀爬、接近危险水源;在游览过程中,不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不按照规定的操作执行等;不在指定的吸烟区域吸烟,或在禁火的景区乱丢烟头等。
2、要求旅游设施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止违章作业导致事故。例如因操作不当导致客运索道停止运行、游艺机械造成人员受伤等事故。
3、要求景区员工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流程操作,避免在服务提供过程中产生不安全行为。例如在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等过程中,造成客人烫伤、食物中毒或物品过期等事故。
4、搞好景区范围内的治安保卫工作,防止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发生,避免造成游客的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失,及时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不良现象,依法打击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殴打辱骂游客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等。
5、景区内如有建设或维修施工的,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对游客造成伤害。
6、做好景区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各种车辆以及停车场的安全管制工作,特别是在旅游旺季、高峰期尤为重要。
7、做好景区内各种游乐场所、游览道路、游客休息停留场所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或减少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8、做好员工工作或生活场所的安全管理与教育,如不得私拉电线、私用电炉,注意交通安全等。
9、做好如台风、洪水,以及山体塌方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报或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景区或游客的生命财产损失。
10、做好特种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如攀岩、冲浪、骑马、拓展、蹦极、速降等。
11、其他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与环境。
从技术解译上讲,要从人的不安全活动、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对危险源进行识别。
识别危险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果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就无法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没有防范,事故就难免要发生。
景区应对已判定或已识别的危险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功能需求分析
三、解决方案(工作步骤)
1、准备工作
掌握国际通行的危险源与危险因素的管理方法,学习国内其它行业的做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2、收集历史资料
对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分析安全事件的类型、发生的时点、人群及级别,作为确定危险源与危险因素的范围、类型、概率等参数的参考。
3、建立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辨识模型
确定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辨识范围、方法与步骤,解决从哪些方面进行、如何进行辨识的问题。对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对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分类与编码。
4、建立风险评价模型
针对存在的危险源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等参数进行分析,以确定这种危险源是否可接受,从而为危险源因素确定风险级别。
5、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危险源因素的风险级别,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应优先考虑消除风险,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或增设安全监控、报警、防护或隔离设施),再次是控制风险(如安全教育,应急方案、监测检查等措施)。
6、确定危险源(隐患)识别与风险评价更新机制
当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有了新理论、新知识或新方法时,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发生了变化,活动、场所等发生变化时,都需要危险源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进行更新,这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7、制订出《险源与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标准》,内容包括管理机制、危险源与危险因素辨识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