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重点学科申请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重点学科申请报告

PAGE PAGE 15 国家重点学科申请报告 单位名称:山东大学 申请学科名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一、学科简介 (一)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历史沿革 本学科点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其所属的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其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11年的齐鲁大学医学院,1952年原齐鲁大学医学院和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为山东医学院 ,两校的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科也合并为一个学科。所以,本学科既承接了齐鲁大学医学院的人才和学术优势,又传承了华东白求恩医学院自力更生、教书育人的传统。合校后的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首任主任是原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著名胚胎学家张汇泉教授,人体解剖学的首任主任是原齐鲁大学医学院教务长、著名解剖学家张季兰教授。数年后两学科的主任分别由江启元教授和翟允教授接任。文革之前的15年,本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医疗卫生人才,编写胚胎学全国统编教材,并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多届人体解剖学和胚胎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多名高级讲师支援新成立的新疆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科。文革结束之后,参加了卫生部组织、上海第一医学院主持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统编教材的编写,负责编写了胚胎学的全部内容。改革开放以后,本学科有4位教师公派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畸形学实验室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林把实验室进修,学成回国后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实验畸形学实验室,提升了淋巴学实验室,使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现状概述 本学科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个三级学科同时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学科,2006年又被批准为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2002年本学科的实验畸形学实验室被增列为第四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学科被学校列为“985”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投入2500余万元巨资建成了设备一流、技术先进、人才荟萃的实验畸形学开放实验室和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形态学教学实验室,扩展充实了淋巴学实验室、断层影像解剖实验室、神经再生实验室、干细胞研究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并建立了4个公用的实验平台,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300余 在老一辈专家的培养和带领下,本学科形成了一支有较强创新能力、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政府津贴7人。共有教师51人,实验技术人员6人。教师队伍中,教授19人,副教授18人,讲师14人,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55%具有博士学位,大多数教师都有出国留学经历。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本学科已经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基础稳固的研究方向,即实验畸形学、断层影像解剖学、淋巴与免疫和常见神经疾病发生机制及神经再生。每个研究方向都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2001年以来,承担并完成了包括863、97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在《Cell》、《Nature Genetic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在内的国际刊物发表了50余篇论文,获得了1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 本学科点十分重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每年给本科生授课3000学时, 并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教学实验室2006年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在教育部简报上进行了介绍。本学科点主编的《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断层解剖学》的中文版、双语版和英文版教科书,有10本被教育部定为全国高等院校“十五”或“十一五”规划教材,被全国数十所医药院校用作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学生和留学生、研究生的教材。 (二)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重点介绍各方向的特色、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主要研究方向一:实验畸形学 先天畸形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而预防先天畸形发生是降低先天畸形发生率、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关键。在上世纪80年代高英茂教授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实验畸形学实验室,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寻找导致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先天畸形的发生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预防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实验畸形学实验室于2002年被增列为第四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由高英茂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龚瑶琴担任实验室主任。 在遗传因素致畸研究方面,在国内外首次定位了骨质疏松-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征、B型短指畸形、Smith-Fineman-M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