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历届高考题中出现的诗歌鉴赏术语的学习和研究.doc

对历届高考题中出现的诗歌鉴赏术语的学习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历届高考题中出现的诗歌鉴赏术语的学习和研究 ?高考题诗歌及题干 ??? 9.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 拟人写法、夸张写法与现代汉语提法相同,应注意如何评价其表达作用。“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等语,为主观题评价修辞手法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 11.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 1994/全国卷)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 1、C项有渲染一词,因该项是错误项,故不作研究。 ??? 2、“含意隽永”一语,联系“用语平易”、“极富艺术感染力”来看,应该是这样的意思:用看似平淡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表现有深刻道理的意思。 ??? 1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3分)(1995/全国卷)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 1、“伤感”一词出现两次,联系语境,可知是“一种触景而生的,源于境遇、身世的,难以言表的忧伤情绪。 ??? 2、“设问”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同。 ??? 3、“慨叹”的具体对象是“绿肥红瘦”,就是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暗指作者年纪老大且身世飘零)。这是对客观现实的感慨和叹息。 ??? 4、“层层拓展、深入”,联系诗境来看:1--2句一般叙述,3--4句一问一答,感情渐起波澜,最后以设问和慨叹使感情达到高潮。所以,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借助变换表现手法使感情呈渐强发展,便可称之为“层层拓展、深入”。 ??? 5、“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本诗无一句直接写情的句子,当然套不上。 与直抒胸臆相对的往往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含蓄的表达……的感情”(如果既写景,又写情,那就兼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该叫“情景交融”了。) ??? 题李凝幽居 贾岛(1998/全国卷)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 1、“以响衬静”,属衬托中的反衬。从题干看来,即意在表现某事物或某意境,而以相反性质的事物或意境来与之比较。 ??? 2、“叙事和写景”,既现代汉语中的叙述和景物描写。 ??? 3、“炼字”,选择表现力强的词语。 ??? (C项错在并不是“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漫成一首??? 杜甫(1999/全国卷) ???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