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用爱心铺路 促“弱苗”成长.docx

小学教学论文:用爱心铺路 促“弱苗”成长.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教学论文:用爱心铺路 促“弱苗”成长

用爱心铺路 促“弱苗”成长摘要:随班就读的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对他们的教育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多年来进行融合教育,积极创新,走出了一条比较科学有效的教育路子来。首先必须要给这些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环境,积极引导鼓励孩子让他们“身”相融,然后建立帮扶计划,让这些孩子和正常的孩子能够“心”相融;工作中及时利用闪光点,让孩子“行”相融;家长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做到家校合力,促“弱苗”共同成长。我校是一所及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为一体的融合教育学校,有特教部、普教部和康复部。每年学校都会把一部分“弱苗”(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经过学前康复训练,安置到普通班随班就读。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我班来了三名随班就读学生。那么,如何对待随班就读学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创建良好环境,让孩子“身”相融接到随班就读学生后,老师和同学们要真诚地接纳他们,努力为这些“弱苗”营造一个温馨的“家”,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们有的从小就有听力和言语上的残疾,无法与同学们正常沟通交流,时间久了同学们也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存在。使他们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从而关闭了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的窗口,长时间的沉默使他们变得孤独自卑、冷漠自私、甚至还产生叛逆心理。当他们受到伤害无法诉说,有了心事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这些矛盾逐渐在心里积压起来,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常常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心理上的劣势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因此,这些“弱苗”,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温馨、理解、尊重、关爱。老师和同学们要带着一份真诚的心接纳他们,使他们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例如,在座位的安排上我首先考虑到听障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适当安排在教室的前排,同桌都是品学兼优、性格活泼,有爱心的孩子。这样,有利于老师和同学的照顾和帮助,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要让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个“外人”,真正做到“身”相融。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非常注重良好班级心理环境的创建,引导教育学生不要歧视、嘲笑残疾学生,努力让随班就读的孩子在平等、尊重、轻松、和谐的班集体里感受到“家”的温暖。环境的优劣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建良好环境,让孩子“身”相随。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和游戏的重要场所,班级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就是孩子们的另一个“家”,同学既是学习的伙伴,也是生活的伙伴,更是情感的伙伴。同学之间建立的良好伙伴关系对于抚平残疾孩子心灵上的伤口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他们有了归属感,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二、建立帮扶计划,让孩子“心”相融(一)对待随班就读学生,不仅要帮助他们学习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在学生中成立伙伴帮扶小组,个人帮、小组帮、老师帮,利用各种形式在课内课外帮助这些“弱苗”。一个字、一句话,对于其他学生来说,那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对于随班就读学生来说,那实在是太难了。我会一遍又一遍地去教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口型,直到他们听懂。除了学习,在生活上更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老师同学们的真诚。这不仅对残疾学生有好处,对其他学生学会献爱心也同样有好处。接到随班就读学生的名单后,我及时建立成长记录袋,因为成长记录能够真实地反映孩子的心理发展。对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特点和行为规范等详细记载。平时密切联系科任教师,家长,承担起共同教育的责任。课间多与他们交谈,带他们到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使他们慢慢地融入到集体当中。尊重他们的隐私,不揭伤疤。对他们的一点一滴都加以肯定,鼓励,随时关注他们,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二)创造成功的机会,让随班就读学生找到自信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随班就读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我经常让其他小朋友主动地接近他们,并把游戏的重要角色交给他们来扮演,只要有一点点成绩,老师和同学们就及时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还可以通过各种情景游戏的引导,使随班就读生思想上发生改变,使他们也乐于参与到这些学习活动中来,都期待自己有更好的表现,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期待获得小朋友们更多的掌声和羡慕的目光。例如,我班有个叫王某某的小女孩,她是位随班就读学生。平时她喜欢画画,没事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地画着画着,她想用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次,学校举行书画比赛,机会来了,我报名让她参加。没想到获得了低年级组一等奖。颁奖那天,老师和同学们为她喝彩,她手捧奖杯,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那以后她变得更加自信了、开朗了。相信孩子,相信自己。让随班就读学生感受到他们是班级中的重要一员,在比赛中也能取得优异成绩,重新找到自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