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躯体感觉障碍ppt课件
躯体感觉障碍 感觉sense:是各种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在人脑中的反映 解剖学基础 分离性感觉障碍的解剖学基础 深浅感觉传导通路均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相连而成,Ⅱ级神经元纤维均交叉,但痛、温觉Ⅱ级神经元为脊髓后角细胞,换元后即交叉至对侧;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入脊髓后先在同侧脊髓后索上行至延髓的薄束核、楔束核,换元并交叉至对侧。二者传导径路的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受损而触觉保留)的解剖学基础 三叉神经周围性支配指眼支、上颌支、下颌支;核性支配是由于脊束核仅接受痛温觉纤维,口周纤维止于核上部,耳周纤维止于核下部,脊束核部分损害可产生面部葱皮样分离性感觉障碍 脊髓内感觉传导束排列顺序 后索内侧为来自躯体下部(腰骶)纤维(薄束),外侧为上部(颈胸)纤维(楔束)。脊髓丘脑束与之相反,外侧传导来自下部节段感觉,内侧传导上部节段感觉。这对髓内与髓外病变有定位意义。 感觉的节段性支配 皮节是每一脊髓后根(脊髓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有31个皮节,与神经根节段数相同。胸部皮节的节段性最明显,体表标志如乳头为T4,脐为T10,腹股沟为T12和L1。每一皮节均由3个神经根重叠支配,因而,脊髓损伤的上界应比感觉障碍平面高1个节段 感觉障碍的分类 刺激性症状 感觉径路刺激性病变引起。包括: (1) 感觉过敏hyperthesia: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如疼痛感。 (2) 感觉倒错dysesthesia:非疼痛性刺激诱发疼痛感。 (3) 感觉过度hyperpathia:感觉刺激阈增高,不立即产生疼痛(潜伏期),出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不适感,并持续一段时间消失(后作用)。见于丘脑和周围神经损害。 (4) 感觉异常paresthsia:无外界刺激出现麻木感、痒感、蚁走感、针刺感、电击感、束带感和冷热感等。 感觉障碍的分类 疼痛:依据病变部位及疼痛特点分为**: ①局部性疼痛local pain:如神经炎的局部神经痛。 ②放射性疼痛radiating pain:神经干、神经根刺激性病变,如肿瘤或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根。 ③扩散性疼痛spreading pain:疼痛由一个神经分支扩散到另一分支,如手指远端挫伤可扩散到整个上肢疼痛。 ④牵涉性疼痛referred pain:内脏病变疼痛扩散到相应体表节段,如胆囊病变引起右肩痛 感觉障碍的分类 抑制性症状 感觉径路破坏性病变引起感觉减退或缺失。 (1) 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 (2) 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仅痛温觉缺失而触觉保存 普通感觉** 包括浅感觉(痛、温度觉和触觉)、深感觉(运、位置觉和振动觉)、复合觉或皮质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皮肤定位觉和重量觉等)。 特殊感觉 如嗅觉、视觉、味觉和听觉。 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路 感受器 脊神经 (周围突) 脊神经节 第1级神经元 后根 中枢突 皮肤 后角固有核(Ⅰ、Ⅳ、Ⅴ层) 第2级神经元 白质前连合交叉 上升1~2节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触觉) 经脊髓外侧索、延髓、脑桥、中脑 腹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损伤及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②后角损伤: 同侧支配区下1~2节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③白质前连合损伤: 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④脊髓外侧索损伤: 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 ⑤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外侧核损伤: 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 ⑥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 ⑦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深感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 肌、肌腱、骨膜、关节 皮肤的精细触觉 脊神经 (周围突) 脊神经节 第1级神经元 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经延髓、脑桥、中脑 腹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第2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中枢突)经脊髓后索 后根 、薄、楔束 损伤及其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 ②延髓后索损伤: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 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④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 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⑤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⑥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 感受器 皮肤 粘膜 三叉神经 (周围突) 三叉神经节 第1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 (中枢突) 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第2级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