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史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精选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起,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止,前后369年。这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代。这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兴起,出现一批艺术石窟。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基础上有新的发展。绘画题材扩大,绘画创作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开始有了详细的记载。山水画逐步从人物画背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画种。出现了在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人物画的新发展 1、 艺术风格的演变同时代的更替未必是同步的,汉代艺术传统仍似滚动的车轮以巨大的惯性向前延续。宣扬如家思想在三国、西晋仍占重要地位。艺术被当做“成教化、助人化”的重要手段。 2、以世俗生活为绘画题材。 3、体现老庄思想与清淡玄学的佛教思想的绘画开始出现。 4、安徽鞍马山朱然墓的漆器彩绘描写贵族生活,狩猎、杂技等场景的表现,构图以平衡求变化,色彩华丽而鲜明,显示由汉朝向魏晋南北朝风范过度的特征。 南朝谢赫千古“六论” 谢赫是南朝时著名画家,可惜今无画作可考,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精彩,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谢赫六论法为中国书画确立了千古不变的评判准则,我们学书画的都要 仔细体会一下: 一曰:气韵生动; 二曰:骨法用笔; 三曰:经营位置(即构图); 四曰:因物相形; 五曰:随类赋彩(即设色); 六曰:传移模写(临摹) 从排列顺序上看,书画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但气韵生动“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后五条。 其实谢赫的绘画六法,说到底,气韵生动并非作画的方法,而是指作品的总体艺术准则和境界。所以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在创作和美学理论的探讨上都要正确地理解气韵生动这个传统的审美准则,切勿生搬硬套国画的艺术样式。气韵生动最初是针对人物画的,而后又发展到鉴赏山水画。甚至后来中国画理论中有线(笔)生气和墨求韵的笔情墨韵的气韵理论。至此,摄影怎样才具有民族性已十分明晰,就是在线条和形态上要表现气的审美心理,而在色彩上则要合乎韵的审美准则。 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的表现对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了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定于一尊的局面这是个精神上极解放人格上思想上极自由的时期也是富有艺术创造的时期艺术家们的创造从教化功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向表现现实生活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绘画题材扩大了作为自然美的山川更多地进入绘画作品使山水画的独立成为可能 2、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创作山水画的热情 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山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想若秦汉之君必当褰(把衣服提起来)裳濡足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士大夫们以虚无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表现自然使中国山水画自始至终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而不是纯客观自然景物的再现在他们看来山水的美不在于山水本身而在于它体现了道 宗炳《画山水序》:圣人含(容纳持有)道映(接应应对)物贤者澄怀味象(情怀高洁不以世俗物欲缠心玩味物象实则味道观道)至于山水质有(形质多)而趋灵(富于灵趣) 这是对自然道与山水基本关系的论述他认为圣人能理解或映照万物而贤者则扫除杂念涤荡心胸以道为法则去看万物至于山水是以其外形而体现道的山水与道是相合的 中国的山水画在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玄学风气中形成艺术家们简淡玄远的美感艺术观奠定了一千五百多年来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趋向使中国绘画在世界上成一独立的体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时期所以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顒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炫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这种自觉的艺术精神反映在美术领域使得这一时期的美术呈现出以下时代特征:首先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影响;其次是国内的南北文化的冲突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影响;第三是玄学的兴起和外来的佛教作为此时最突出的思想领域内的现象对美术的影响 六朝四大家顾恺之(348— 409 )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