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与他的《玉照清辉图》.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凤翰与他的《玉照清辉图》      高凤翰(1683―1749年)字西园,号南村,亦自号南阜山人,山东胶州人。高凤翰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门第之家,其父高曰恭是一位文学修养很高的人。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幼年的高凤翰在文学上就显示了他的卓越才华,曾被著名诗人王渔洋所赞许。他在成年之后,走的是一条传统文人读书做官的标准道路,雍正六年,高凤翰应贤良方正,列第一等,次年被封为安徽歙县县丞。为官期间,他曾经被人诬陷投进大狱,后虽恢复了官职,但他厌烦了尔虞我诈、惟利是图的官场生活,于是退居扬州,与老友郑板桥一起做起了“职业画家”。晚年由于思乡心切,从扬州回到老家,由于生活困顿,没几年就去世了。高凤翰的卖画生涯虽然为他赢得了一些名声,但对他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实质的补益。他的画作在当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郑板桥对他的绘画艺术尤为倾倒,还曾经模仿过他的书画赠送四方朋友。高凤翰于乾隆二年(1737年)右臂因病致残,书、画和治印被迫改由左手完成,自称“后尚左生”。他不但是清代最著名的左笔书画家,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左笔书画家。他的左手书画古拙沉雄,开一代新风;看似如小儿戏步,无章法可言,但仔细玩味可感到其点划精到,中规中矩。在篆刻艺术方面,他直接取法于汉人,有笔有刀,其书画用印多数取自自己之手。高凤翰的作品对清末的赵之谦、吴昌硕都有很大的影响。      《玉照清辉图》赏析      在扬州八怪中,高凤翰是画牡丹的圣手,堪和郑板桥的竹、兰与李复堂的松齐名。他所流传下来的牡丹作品极多,南京博物院等大型收藏机构都收藏有他的牡丹作品,晚年他曾在诗中写道“牡丹画多伤右手”,在风趣中透露着一丝忧伤。直至临终之前,他为友人所画的还是牡丹图。为什么高凤翰这样喜爱牡丹?我认为他的家乡山东盛产牡丹,他与牡丹朝夕相处,故其笔下的牡丹有着浓郁的北国风光,大气磅礴,艳而不俗,堪同恽南田笔下的牡丹一争高下。   近些年有学者对扬州八怪提出批评,认为他们绘画上的成就不高,只有宋元时期的绘画才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扬州八怪的绘画何尝不是从宋元中间来的?我们不能够用一种风格,或是一个时期的流派,来否定另一派。在扬州八怪中,认真学习宋代山水和花鸟的画家就有高凤翰,他的山水是学习宋代赵令骧的,花卉很明显是出自于南唐徐熙落墨法的。      从《玉照清辉图》的年款来看,该画创作于甲寅年夏(1734年)。高凤翰时年52岁,离他右手病残仅差3年时间。这年他在泰州为官,此画应该是在泰州创作的。是年七月份,这里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农作物颗粒无收,生灵涂炭,为此,他写下《捕蝗谣》来哀叹民生的辛苦。画中落款的“陶伦学兄”,可能是他同科进举的友人。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是真正的同窗。在清代的官场上,同科之间相互称同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玉照清辉图》的特点有三:构图繁复、笔墨雅洁、物象生动。牡丹在唐代就有很多名贵的品种,最著名的有姚黄和魏紫。此画中的牡丹有五色,品种不同,颜色各异。在牡丹花头的钩染上,他用传统的双钩敷染法为之,体现出他对自然界牡丹的观察是很仔细的。在表现牡丹叶片的时侯,他则通过笔下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牡丹叶片的阴阳向背、曲直变化。用石头和牡丹来搭配,在传统绘画中是很常见的。该画中的石头用笔的侧锋画出瘦硬挺拔的线条,皴擦不多,但精神全出。高凤翰除了对画中主要景物如石、牡丹的刻画极具匠心外,对次要部分的细草、密叶刻画得也很精到:他时用双钩填色法,时用墨笔直接点写法,手法多样,总体上看起来和谐统一,异曲同工。      《玉照清辉图》流传考辩      在中国古今艺术品收藏观念中,藏品的传承是否有绪是很有讲究的。一件古书画最好能够传承有绪,著录有证。具体地说,一张好的古书画,最好是在官、私家所编的书画录中都有著录过,在本幅或是拖尾等部分,有收藏家、鉴赏家的收藏印章或题跋。因为经过历代收藏家题跋的书画,往往是比较好的、可靠的作品,为我们今天重新鉴定,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意见。《玉照清辉图》可以说得上是流传有绪的作品,在200年的历史传承中, 该图先后经历了3位收藏家之手。      从画面的收藏印鉴来看,最早收藏此画的是清代中后期的吴大征。吴大征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古文字学家,尤其擅长写金文。他所收藏的主要有:书画、玉器、青铜器等,且极有建树,有多种著作传世。其孙就是民国年间海上著名的画家吴湖帆,他和乃祖一样也是著名的鉴定家,在海上有“吴一眼”之称。吴大征的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乱等原因,逐渐地失散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已是凤毛麟角。仅南京博物院等大的国家收藏机构,存有他的藏品,如明代周臣的《柴门送客图》等。据说,吴湖帆当年就曾经四处收集他祖父的旧藏,可见其珍稀的程度。此画的右下角有吴大征的两方收藏印章:一是白文“恪斋”,一是朱文“恪斋珍藏”。这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