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宫廷生活的缩影
西汉一朝共有11位皇帝,他们的陵墓均分布在都城长安附近,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位于渭河之南长安城东南外,其余9座帝陵均分布在长安城西北的成阳塬畔,自西向东依次为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
陶俑是西汉帝陵中常见的随葬品,其数量之多,使用之广泛,是其他器物所不可比拟的。通过这些陶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丧葬习俗、陵墓制度,从而探索汉代人的精神世界。西汉帝陵中的陶俑按照外形分为塑衣式陶俑和着衣式陶俑两种。
塑衣式陶俑
塑衣式陶俑,顾名思义就是工匠在制作陶俑的时候,不但将俑的头、躯干、手臂、腿脚等身体器官模制雕塑,并且将服饰一同完成,与躯体结合为一体。我国古代的陶俑大多属于塑衣式,如著名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各类陶俑等。
西汉帝陵中塑衣式陶俑的出土地点共有8处。1965年至1976年,发掘成阳市杨家湾村北属于汉高祖长陵陪葬墓的第4、第5号墓及其陪葬坑时,出土彩绘陶俑2500余件,其中骑兵俑583件,其余多为武士俑,还有少量的指挥俑、乐舞俑(图1)。2003年,不法分子在长陵陵区盗掘出彩绘陶俑200余件,这批陶俑后来被公安机关缴获,移交给汉阳陵博物馆(图2)。上世纪80年代,对汉惠帝安陵第11号陪葬墓附近的从葬沟进行清理时,出土武士俑84件。1950年在该从葬沟的西北部还出土有武士俑、舞蹈俑等。1966年,在汉文帝霸陵窦皇后陵园西侧约1000米处发掘从葬坑47个,出土彩绘女侍俑42件。1975年,在汉薄太后南陵陵园西侧清理从葬坑20座,出土陶俑2件。20世纪90年代前期,对汉景帝阳陵后沟建筑遗址东南角进行了发掘,在室内南北向地沟中出土陶俑164件(图3)。1997年,在汉阳陵东陪葬墓区发掘了周应墓,出土彩绘陶俑9件(图4、5)。汉武帝茂陵历年出土塑衣式陶俑17件。1号、4号从葬坑,出土男性裸体立姿陶俑49件。i986年西安东南郊的新安机砖厂西汉甲字形大墓出土裸体立俑8件、裸体骑马俑25件。1987年、1990年和1991年,汉长安城西北(今六村堡、相家巷一带)发现主要烧造陶俑的窑址27座,出土裸体陶俑头735件,还在第21号和22号窑内发现未焙烧的裸体陶俑坯(即泥质俑)782件。20世纪90年代初,茂陵的一座陪葬墓中也发掘出土一批裸体陶俑。2001年,汉文帝霸陵的一座陪葬墓被盗,出土了一批黑色裸体陶俑(图9),垒为立俑。2008年,西汉名臣张安世墓从葬坑出土的700余件裸体俑是最新考古发现。
着衣式陶俑出土数量最多的是汉景帝阳陵,出土位置有南区外藏坑、帝陵陵园外藏坑及两座陪葬墓的外藏坑,陶俑总数达数千件(图10~17)。
着衣式陶俑有男俑、女俑和宦者俑3类。男俑身体高大、壮实,下体阳具、阴囊齐备;女俑身材娇小、苗条,胸部稍隆,下体有一道细缝;宦者俑下体仅有短小的阳具,无阴囊。
着衣式陶俑的造型有立俑、骑马俑、行走俑、弯腰负重俑4种。立俑为直立状,挺胸抬头,身体修长,肩部两侧为垂直的圆形平面,中间有贯穿左右的细圆孔,以安装木质手臂,高52~59厘米。骑马俑的双腿呈半圆形自然下垂,上体与立俑相同,高51厘米。骑马俑在陪葬时与木马配合使用(图18)。行走俑和弯腰负重俑的数量极少,分别作出行走状和弯腰负重状。各种造型的俑躯体虽然基本相同,但面部形象各不相同,或老成持重,或稚气未脱,神态有的轻松悠闲,有的愁眉苦脸。汉阳陵南区外藏坑出土的一种骑马俑,脸部肌肉突出,眼睛眯成细缝,有人说是飞马驰骋时的形象,还有人说是老太太的形象,给今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图19)。
我们今天看到的着衣式陶俑是赤身裸体的形象,但它们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这些陶俑当初除装有木质的可以活动的手臂,以及根据各自的身份穿有各式服饰,还持有兵器或其他物品,有些还背负生产工具,其华丽程度是塑衣式陶俑难以媲美的。岁月的无情让它们逊色了许多,鲜艳的服饰消失了,灵巧的手臂不见了,只留下些许痕迹让考古工作者去寻找和探索。根据陶俑的特征、服饰、随身携带的印章及同出的器物,我们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西汉将军、武士、文官、仆役、宦官、宫女等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的影子。
陶俑的制作
西汉帝陵中的陶俑均为泥质灰陶,陶质密实、坚硬,有些烧成温度高达950℃,表面饰有各色彩绘,显示出了高超的制陶工艺水平。这些陶俑是当时皇家的专用品,其生产制造均在都城长安完成,由少府的属官东园匠负责。汉长安城西北发现的主要烧造陶俑的窑址、出土裸体陶俑及半成品即为明证。
陶俑的制作大致分为以下步骤。1,备料。首先选择合适的黏土,并进行筛选、淘洗使之更为纯净,然后进行和泥、练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