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五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五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五首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3

第7课 诗五首 本课话题——创新 一、从课本中积累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推陈出新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各个历史阶段都会涌现出自己时代的杰出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这里虽然说的是诗歌界,其实其他各界也都如此。我们要发扬勇于革新的精神,在社会各行各业中作出新贡献。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祖国人才辈出,应当不断发现创新型人才,让他们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从历史中积累 鲁班懂得创新。他在被野草划伤时不是将它拦腰折断,而是弯下腰仔细观察它,于是发现野草上有许多细小的齿。因而顿生灵感,发明了锯,造福于人类。 齐白石懂得创新。他从小便对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自学成了一位大家。但他却对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顾”,而是去汲取名家的长处来填补自己的空白,一生五易画风,一次一次取得成功。 而牛顿,晚年的他不懂得创新。年轻时因一个苹果发现了地心引力,以后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到了晚年,却沉迷于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花费十多年时间“潜心”研究上帝的存在,将自己的创新精神丢入大海,最后赔上了自己的老年时光,毫无所得。由此看来,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会因为不创新而变得黯淡无光。 三、从名言中积累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2.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歌德 3.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莎士比亚 4.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邓小平 5.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一、作者简介 厌恶官场、喜爱山水的诗人——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作品:诗集《豫章黄先生文集》,词集《山谷琴趣外篇》《豫章黄先生词》。 力主抗金、鞠躬尽瘁的诗人——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著述丰富,存诗9 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作品:《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性格疏放、不拘礼法的诗人——高启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此自号青丘子。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诗中强烈的个性色彩,颇引人注目。 作品: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仿的诗人——赵翼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论诗主“独创”,反模仿。部分五、七言古诗作品,嘲讽理学,隐喻对时政的不满之情。 作品:《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钞》《瓯北诗话》等。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是清朝后期政治家和诗人。嘉庆十六年(1811)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为当时禁烟派和抗战派的代表,深受全中国人民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作品: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 、  二、背景回放 《登快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它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 《书愤》 该诗是陆游1186年春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述壮年心情,自伤迟暮,感慨世事多艰、小人误国,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不可复得。结尾提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表》中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语),正道出了陆游生平的心事,故引以言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作者对刚刚建立的明朝曾经抱有很大的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