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瓷片 鉴古瓷
青花瓷到了元代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无论烧制工艺和艺术水平,都有了独特的创新。元代青花瓷的釉色莹润透亮,白中微闪青。一般为青白色,少量瓷器偏白色或偏青色。胎骨厚重,青花发色不稳定,青花深入胎骨里,呈晕散浑浊之色,青花进口料与国产料两种用料不同,有的青花浓艳,有的色泽闪灰等具有不同特征。由于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存世量的珍贵稀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就如何鉴别元代青花瓷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看器形。鉴别一件元代青花瓷首先要看器形,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沿口、颈部、肩部、腹部、足底等器身,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也要鉴别器形的胎体重量,对器形进行全面分析,认真鉴别。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
看釉色。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用50倍放大镜能清晰看到干透的胎骨。但也有的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胎釉色远看显出淡淡的牙黄色,近看微带淡淡的蓝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的釉面上有的会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看青花。元青花瓷青花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于料浓厚处有黑色小斑点,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淡蓝色,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元代青花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好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麻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看纹饰。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的纹饰,其纹样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火盘的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的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鲁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多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看内壁。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都采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往往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则,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黄色,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粒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强光斜透看内壁稀朗砂眼闪出星光点点。
看底足。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中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不规整之感。瓶、罐之类砂底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粒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这一点是鉴定底足必不可少的识别方法。
看显色与气泡。元代青花瓷的显色也很重要,元青花瓷的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淡淡蓝色,或淡牙黄色,乳汗白浊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元代中早期酌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弱显汗现象,一般为天气炎热季节。另外,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数没有气泡。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有气泡,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小气泡多,大气泡少。元青花瓷胎釉大多显于干透胎釉。
(作者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