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昆曲《游园.惊梦》的学与教.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曲《游园.惊梦》的学与教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历代先民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蕴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戏曲正是根植于这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又深具独特的民族审美,成为东方戏剧的代表。历史悠久的中国戏曲,经过历代文人、艺人的创造、继承,积攒下丰富的系统的表演程式,以及浩如烟海的优秀戏曲文本,曲苑“姹紫嫣红开遍”叫人眼花缭乱,称得上是“春色满园”。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中的《牡丹亭》,是这满园春色中的一支奇葩,堪称明代传奇戏剧压卷之作,是中国乃至世界戏剧文学中的瑰宝。作品问世后,“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的悲喜交集的作品。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与自己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师从陈最良读书。杜丽娘由《诗经?关雎》章及游花园而伤春寻春,游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杜宝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于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挖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以盗墓为名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分离,纠纷闹到皇帝面前。经皇帝打圆场,杜宝才不得不接受杜丽娘与柳梦梅的奇特婚姻。   该剧有《游园》、《惊梦》、《寻梦》、《写真》、《拾画叫画》等多折,其中,《游园》、《惊梦》二折最为著名,写久居深闺的杜丽娘十六岁时第一次到自家后花园游玩,看到了美丽的春色而触景生情,回到闺房后做一春梦,梦中与一青年书生(柳梦梅)幽会。   学   我第一次学这出戏,是在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由韩冬青(现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老师教授。第一课堂,韩老师给我们讲解剧情、分析杜丽娘这个人物时,我就听得入了迷,被杜丽娘这个人物深深地感动了。这个人物的最大魅力,在于她的内心充满着纯真的梦想和真挚的激情,在封建礼数的约束下,她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挣扎与叛逆。   第二堂课始,韩老师一边教我们唱腔,一边为我们解释每一句唱词的意思。昆曲唱词都是诗辞歌赋,如果没有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就不能理解人物,也就不能准确地刻画人物,于是,韩老师不厌其烦地将字面意思及内在含义都逐字逐句地做了讲解。   昆曲是百戏之师,数百年来,人们衡量一个戏曲剧种的艺术价值与发展水平,就是看它与昆曲的舞台风范与表演体系的距离;衡量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成就,就是看他的艺术造诣与昆曲的接近度。作为京剧演员,我的学习虽然自小主要集中在京剧,但也离不开昆曲剧目的学习做基础,如学习《扈家庄》、《金山寺》、《思凡》等。师从韩老师学习该剧,在很多方面让我明显地感觉到了京昆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地感受到了昆曲的魅力。   2007年,我考上MFA艺术硕士后,再一次向韩教授学习了《游园?惊梦》。此次学习,在复习《游园》的基础上,主要加工《惊梦》一折。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有了几年的教学经历,此次学习我对该剧乃至对昆曲又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更深的理解。 就《惊梦》一折来讲,首先要注意人物,一开始就要延续游园归来的情愫,要把杜丽娘的因春感情表现出来。其次,要注意梦中的表演,例如脚步等技巧要下心思去练习。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与柳梦梅相见时的第一眼,因为这一眼注定了杜丽娘今生的情、今生的死,更注定了这个人物的整个命运。因此在表演时,“这一眼”是至关重要的!   京剧对节奏的要求非常严谨,而昆曲则更胜一筹。不仅音乐的节奏、唱念的节奏、身段的节奏、表演的节奏都有严格的标准,而且要讲究各种节奏间的配合,如身段表演的节奏与唱念的节奏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每一举手一投足在音乐中都有对应的位置。这种唱腔委婉细致,身段丰富多彩,表演准确到位,无一处不体现出昆曲的最大特点――细腻。京剧整体的表演风格为雅俗共赏,而昆曲从审美角度上来讲,就京剧而言多了些许含蓄,属于一门纯雅的艺术。   就发声来讲,我们京剧旦行是以假声(小嗓)为主,真声(大嗓)为辅,真假声结合;而昆曲虽也是真假声结合,但真声在发声中的比例要比京剧略多一些,因此在昆曲的唱腔中有些低音部分我们京剧演员唱起来容易发虚。京剧的每一出戏,基本上都可以根据演员自身的嗓音来定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