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沉积相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新世沉积相研究

第33 卷第10期 地 理 研 究 Vol.33, No.10 2014 年10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October, 2014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游地区全新世沉积 相变与环境变化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1,2 1,2 1,2 1,2 1,2 李 育 ,王 岳 ,张成琦 ,周雪花 ,王乃昂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 ;2. 兰州大学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兰州730000 ) 摘要:中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游地区分布了大量晚第四纪河、湖相交替的沉积地层,这些沉 积物被广泛用于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然而,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沉积物的理、化、生指标,而 忽略了沉积相变的古环境意义,这可能使古环境重建结果产生偏差。针对这一问题,选取干旱 区典型内陆河——石羊河中游地区的JDT 全新世沉积剖面,进行年代学、沉积相、岩性和粒度 的研究,并与该区域已有的HSH 全新世剖面的地球化学和古生物指标进行对比,在分析沉积相 的基础上讨论二者的环境代用指标,重建石羊河中游地区全新世的古环境。两个剖面在年代 和岩性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指示了石羊河中游地区约8500 cal yr BP-3000 cal yr BP 以来的沉 积过程。两剖面从底部到上部可分为六层:河流相沉积(F 层)——河湖相沉积(E 层)——湖相 沉积(D 层)——浅湖—风成沉积(C 层)——风成沉积(B 层)——风成沉积(A 层),代表了不同 沉积相及其转换过程。综合讨论沉积物岩性、沉积相和各种古环境代用指标认为:石羊河中游 地区的沉积相体现了从河流相到湖相再到风成沉积物的变化过程,指示了全新世的干旱化过 程。这与以往研究中认为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波动性的观点存在一定差异。因 此,在研究沉积相变化的基础之上讨论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含义,而非简单地研 究这些指标的数值,是干旱区流域性气候变化对比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游地区;沉积相;石羊河;全新世 DOI: 10.11821/dlyj201410008 1 引言 古环境变化记录广泛存在于包括河流沉积物、湖泊沉积物和海洋沉积物在内的多种 [1-7] 自然界载体中 ,而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晚第四纪河、湖相沉积 [8- 11] 物,为流域性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现有的沉积物研究主要针对其 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详尽分析,并据此推断沉积物形成时期的气候环境。例如, [12- 14] 冯起等 综合了塔里木河中、下游沉积物粒度、孢粉及CaCO 的分析结果,重建了该流 3 域12 ka BP 以来冷干和暖干交替的气候变化过程,并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出了建议。河 西走廊三大内陆河——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是沉积物研究的热点地区,其中疏勒河是 [15] 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成为环境研究的重点。郑国璋等 对疏勒河 收稿日期:2014-01-20; 修订日期:2014-06-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LZUJBK-2013- 127) 作者简介:李育 (1981- ),男,兰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季风边缘区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研究。 E-mail: liyu@lzu.edu.c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