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论文:例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
从“讲课文”到“学语文”
——例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
摘要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笔者例谈从语言内容的角度提炼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关注传递信息的言语智慧,学习言语表达的技巧;精心布置语文特色的作业,在练习实践中用好语文。研读教材,选择具有语文学科特征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重组,实现从“讲课文”到“学语文”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 教学内容 选择 重构
笔者听课,发现语文课上的奇怪现象:课堂上教师总是在努力张扬着自我,越是优秀的老师越容易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上成展示自己才华的课,就是不像语文课,他们忽视了语文的本色——字、词、句、段、篇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笔者反思,当语文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时,我们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改革当务之急是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其次才是“怎么教”,在此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什么”,就是选择什么内容进行教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它应该成为教学内容选择的核心资源。当然,这不是说把教材内容当成课程内容,而是要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正确解读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根据课程目标的年段要求,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把教材中对学生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提炼出来,从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或教学风格出发,选择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笔者以四年级《杏儿熟了》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提炼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扎实进行双基的训练
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双基”,任何时候都应该将其置于语文教学的首要地位,比如,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段、篇知识;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文基本功必须加强训练,语文能力需要训练才能提高。关键是选择什么内容训练,用怎样的方法训练可以使语文教学更真实,更有效。
整体建构,板块式梳理
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概括文章内容
一般地说, 读一篇文章,最起码的要能正确地认识文本的结构、线索,对文章有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这是基本的阅读能力的体现。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脉络,使文本内容一目了然。
《杏儿熟了文章里写了什么,我是这样教学的: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并试着画出告诉你杏儿熟了的时间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扫除拦路虎,第一步出示词语,相机指导纠正读准字音,轻声字,叠词,儿化音,词组的恰当停顿。
麦收时节 偎依 糊涂 忍不住笑了 数杏儿 这一年 馋猴儿 揉揉腿 颤颤巍巍
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打杏儿
分杏儿 今年 挑熟透了杏儿打下一些来
送出香甜 送去喜悦 送杏儿 2.第二步出示 1.第一步出示 3.第三步出示 3.这些词都是写杏儿熟了后发生的事,文中你画出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第二步相机出示表示时间的词)
4.你能看着这些提示,选一些词说说作者写了哪些事吗?你能简单地列个小标题吗?(第三步出示)
这一板块的教学,突出了字词基础学习,以词语的训练作为切入口,找时间的词,说相应的事,提炼成小标题,引导学生学着概括段意,提纲挈领地理清了文脉,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整合。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精心设计,以练促学,是学语文的一条途径。
重点段解读,品读细节
走进故事情境,感悟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细胞,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形象。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作用,应引导学生去感受经典的细节。
《杏儿熟了》奶奶的慈祥善良和美好的心灵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成年后到了杏儿又熟时,望着黄澄澄的挂满枝头的杏儿,眼前总是会出现奶奶颤颤巍巍地为偷摘杏儿的馋猴们打杏儿的情景。于是锁定这一细节,去感悟奶奶的形象。这一板块,我是这样教学的:
1.默读5-9节,说说脑海里留下了哪几幅画面?哪一幕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作者深深地记住了奶奶颤颤巍巍打杏儿的情景,那是怎样耐人寻味的一幕呢?出示“过了一会儿,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2.理解“颤颤巍巍”后,指名读,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文本描写的基础上融合了生活中的体验,细致地描摹了奶奶艰难地打杏儿的情景)
3.如果你在现场你有什么话要对奶奶说?(师生互动,对话交流中感悟奶奶的美好心灵,对孩子的关爱。学生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