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白杨和爸爸的心愿。 3、理解并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白杨和爸爸的心愿。 2、理解并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引入课题。 展示大戈壁荒凉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感受。(荒凉、浑黄一体)可以说这里的环境相当恶劣。难道这茫茫的大戈壁就没有一点绿色了吗? 再展示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有了白杨的戈壁滩是什么样的,谈谈你的感受?(充满生机)正是有了这些白杨树,我们的戈壁滩才变得生机勃勃,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袁鹰的《白杨》,去亲近这些边疆的绿色卫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开始播放图片,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同学们打开课本108页,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在去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围绕什么展开了讨论? 你对白杨树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壮,高,挺拔) 【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三、品读对话,感悟白杨 师:文章中的父子三人对白杨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快速阅读4——12自然段。稍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 师提要求: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从父子三人的对话中你了解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可以画画有关的句子,并在旁边标注出来。【生直接与文本对话】 师:从孩子们的对话中,你了解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高、直、像大伞) 师:文中的父亲又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呢?齐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屏幕显示) 这段话一共有几句?(三句)分句分析。 生读第一句。 “本来”这个词可以换个说法吗?(生:原来、一直、原本……)看来白杨树“直”没有经过人工雕饰,而是它的本性。【从而引出白杨的品质是从本质上就很直】 生读第二句。 师:我听出来你刚才强调了“哪儿”这个词,想象一下,白杨树可能生长在哪儿? 请你试着把它填进去,读给大家听。(沙漠,草地,城市,乡村,校园……) 师: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现在,大戈壁需要它,他就在大戈壁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你能从这句话中看出白杨树有什么特点?(板书:不择环境) 生读第三句。 师:这句话用到了一个关联词语(不管……不管……总是)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白杨树有什么特点? (生谈到白杨不惧任何自然灾害。板书:坚强) 多么坚强的白杨树啊! 师:同学们, 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白杨总是(引读: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狂风卷着的雨雪来了,白杨总是(引读: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持续数月的干旱来了,可白杨总是(引读: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可白杨总是(引读: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在这茫茫的大戈壁上,白杨树始终毫不畏惧地守卫着千里边疆,此时此刻,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佩、崇敬)让我们带着对白杨树的敬佩之情,再一次读读爸爸的话。【师生对话,加深理解】 你能试着把空填上吗?(再读一遍) 四、寻找共性,理解写法 师:爸爸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然而孩子们能理解爸爸的心愿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一下(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他们只知道这些,说明他们还有很多不知道。谁来替他们说说?(爸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去?做什么工作?爸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去念书?新疆究竟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知道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新疆建设兵团的资料,他们为了祖国的需要,舍弃了城市舒适安逸的生活,告别了父母儿女,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爸爸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么我们现在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了吧? 那么这里环境这么恶劣,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到新疆去念书呢?(爸爸也想让他的孩子也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现在你知道爸爸的心愿吗?(希望他的孩子也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爸爸的心愿能否实现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16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 ( 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想到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也一定会像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因此,“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五、回顾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