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金制品所见中亚草原与中国早期文化交流
                    黄金制品所见中亚草原与中国早期文化交流
马健
【英文标题】Interflow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Steppes through Gold
【作者简介】马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 键 词】巴泽雷克/阿尔赞/齐列克塔/格里芬/欧亚草原/中西文化交流
先秦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诸多古部族在联系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的早期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前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比较北方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出土青铜器所反映出的文化联系。自青铜时代以来,中亚草原的部族首领或贵族就形成了以黄金装饰人身、兵器、马具以象征地位和权势的习俗。本文试以金器为线索,分别比较了中亚草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中原地区在铜石并用时代至战国末期这一时段内金器形制、功能、流行、演化等情况。试图理清中亚草原的用金习俗和黄金艺术在不同时期逐渐经过中国北方向中原地区渗透、影响的过程,以及中国北方、中原地区对这些外来因素吸收、融合的过程。
中图分类号:K87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43(2009)03—0050—15
    一、青铜时代中亚金器的发现与研究
    黄金以其耀目的色泽和稳定的化学特性很早就受到古代人类社会的青睐。黄金虽然在自然界可以单质形态存在而在最初被人类直接采集获得,但数量极少。金矿常与铜、铁等矿藏共生,其熔点(1064.43℃)又低于铜(1084.5℃),因此人类对黄金的开采和利用主要始于青铜时代,是与铜等其他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欧亚草原古部族有意识开采金矿、制作黄金制品约始于公元前三千纪。主要发现于欧亚西部草原青铜时代中期(2700-2500B. C. )的比德尼文化(Bedeni Culture)和特利阿勒梯文化(Trialeti Culture),中亚绿洲青铜时代早、中期的纳玛兹加文化(Namazga IV-V Culture, 2700~2200B. C. ),中亚草原铜石并用时代的阿凡纳谢沃文化(Afanasevo Culture, 3500~2500B. C. )。这些黄金制品主要是贵族日用的奢侈品,象征地位和财富;或为宗教仪式中使用的祭祀品。相比之下,这一时期用黄金装饰人身的习俗在中亚草原地区已经形成。
    比德尼文化和特利阿勒梯文化均位于格鲁吉亚,其高级墓葬中出土过金制耳环、手镯、发簪、衣服坠饰,狮子形象的小型圆雕,以及镶嵌绿松石和红玛瑙珠的金制酒杯(图一,1~3)。① 纳玛兹加文化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其四期末至五期初的阿尔丁特佩(Altyn depe)遗址,金属加工业十分发达。在一处祭祀遗址中发现了金牛头和金狼头造型圆雕。② 中亚东部草原虽然进入青铜时代较晚,但发展很迅速。青铜时代初期,当地居民就开始用金属打制首饰。阿凡纳谢沃文化墓葬就出土了一批螺旋状用金、红铜、银、陨铁打制的耳环、手镯等人身饰物(图四,1)。取代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奥库涅夫文化(Okunev Culture 2600~2000B. C.),虽未发现金制品,但也使用红铜丝打制的耳环和手镯,形制与阿凡纳谢沃文化接近。③
青铜时代晚期中亚草原以安德罗诺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 2200~1000B. C.)最具代表性。④ 安德罗诺沃文化对金、铜、锡的开采十分积极,金属冶炼技术也较前一时期有了显著提高。哈萨克斯坦中部和东部、七河流域东部的宗伽尔斯基-阿拉套地区(the region of Djungarsky Alatau)、阿尔泰地区楚茨齐矿区(Chudskie mines)都发现过安德罗诺沃时期古金矿遗址,遗址中还出土了当时人们采矿所用的工具。⑤ 安德罗诺沃二、三期文化,也即阿拉库尔类型(Alakul type, 2100~1400B. C.)和费多罗沃类型(Fedorovo type, 1400~1200B. C.),分别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和东部,流行使用金制首饰。⑥ 其中阿拉库类型典型器物是管状金手镯。手镯是用中空的细管制成,一头末端外侧附有銎状插孔,可与另一端扣合,形成类似榫卯的结构。銎外侧饰有安德罗诺沃文化典型的三角形蕉叶纹(图一,4)。费多罗沃类型流行螺旋状和喇叭口插孔式的金耳环、手镯等人身饰物(图四,5)。其中螺旋耳环是用贴覆金箔的红铜凹条环绕一圈半制成(图一,5)。这种耳环最早见于红铜时代的环黑海地区,在欧亚西部草原十分流行,并一直沿用到青铜时代晚期。由于黄金数量有限,纯金制品罕见。一般选用细丝状红铜丝,然后在上面包裹金箔,待器物成形后用软皮抛光。制作过程中主要采用锤碟技术。⑦ 另外,大都会博物馆也藏有一件贴金箔银斧。斧管銎外侧装饰一个双头鹰人身形象,它一手抓住一只带翼狮的脖子,另一只手握着一头野猪的獠牙,野猪的背部形成银斧的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级果树育种学.doc
 - 高级动画之-我一直在路上.ppt
 - 高级法官晋级资格培训-民事审判专业 第三阶段 作业题目及答案.doc
 - 高级法语教程-教学辅导参考书.doc
 - 高级筛选片断教学设计.doc
 - 高级英语教与学指南.doc
 - 高级排程与计划.ppt
 - 高级营养师理论练习题.doc
 - 高级计量经济学之第2章线性回归模型.doc
 - 高考专题复习--变换句式之长名变短句.ppt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pdf
 - 信息重组策略在即兴发言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以《中国民居(第二季)》模拟口译实践为例.pdf
 - 叶兆言历史题材创作的互文性研究.pdf
 -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家校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D镇小学为例.pdf
 - 循环加载环境下高温超导堆叠结构低温压缩及多场性能实验表征研究.pdf
 - 氧化钨_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调控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pdf
 - 厌氧好氧时间比对EBPR中好氧颗粒形成及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pdf
 - 氧空位对NbO2金属-绝缘转变的影响机理研究.pdf
 - 氧化物半导体的晶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pdf
 - 信息流模式下社交电商平台青年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