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学术与一地之风教——李兆洛与暨阳书院-汉学研究中心.pdfVIP

一时之学术与一地之风教——李兆洛与暨阳书院-汉学研究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时之学术与一地之风教——李兆洛与暨阳书院-汉学研究中心

BIBLID 0254-4466(2006)24:2 pp.289-322 漢學研究第 卷第 期(民國 年 月) 24 2 95 12 ** * 1823 1840 143 李兆洛、暨陽書院、常州學術、清嘉道時期、學術史 有清一代,江蘇的書院頗為興盛,通都大邑皆有著名的書院,如江寧 之鍾山書院、惜陰書院,揚州之安定書院、梅花書院、廣陵書院,蘇州之紫 陽書院、正誼書院,常州之龍城書院,無錫之東林書院,儀徵之樂儀書院, 收稿日期 :2005年5 月10 日,通過刊登日期 :2006年10 月4 日。 * 作者係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此文為中國大陸全國教育科學 「十五」規劃青年專項課題 (EAA030456 )階段研究成果 , 定稿採納 《漢學研究》兩位評審人的評閱意見,在此謹申謝忱。 289 290 漢學研究第24 卷第2 期 1 「江陰者,提督學政駐節之地。故雖一僻縣,而為文化樞軸」,其中暨陽書院 之聲望,與其他著名書院相比,大約在伯仲之間。據 《江陰縣志》〈學校志〉 記載,暨陽書院的前身是乾隆三年 (1738 )興建的澄江書院,至乾隆二十三 2 年改名暨陽書院,講堂三楹,書舍一十九楹,「山長署其軒曰輩學」。江陰 一地文化之培植 ,前有暨陽書院之功,後有南菁書院之力。暨陽書院自乾隆 三年創辦至咸豐十一年 (1861)毀於兵燹,前後一百二十四年間,共有山 長41人,平均計算,每一山長主講席時間在三年左右,可見山長更替之頻 繁。李兆洛 (1769-1841)於道光三年 (1823 )掌教暨陽書院,至道光二十 年 (1840 )辭講席 ,講學長達十八年之久。若再進一步,除去李兆洛掌教時 間,在他之前的八十四年間有31位山長,在他身後的二十一年有九位山長, 這些山長的講學時間似都不長。從目前能見到的文獻而言,在李兆洛之前的 書院山長,僅知丁履泰 (字安之,嘉慶己未進士)掌教十餘年,然年數不及 李兆洛。李兆洛之師盧文弨 (1717-1795)亦曾主講暨陽書院,然亦僅數年 工夫,盧文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