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预防
高血压/糖尿病 小讲座
食疗知识
南岸区中医院国医馆
王静医师
糖尿病: 现代生活的主要流行病
中国目前有5000万糖尿病患者
在未来25年内,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将是现在的2倍
在西方国家,2型糖尿病已成为主要的卫生负担,占住院费用的10%
WHO, 1997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疲乏。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
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
糖尿病主要并发症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国古代没有人体解剖学,却是知道糖尿病与胰脏衰退有关系,用药处方亦知道要用动物胰脏来提炼有效成分来补充胰岛素,这起码有二千多年前的历史,比西医还发现得早。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消渴是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香烤之品;或情志过极、郁怒失常、劳心竭虑、劳欲过度,或禀赋遗传、感染邪毒、热病之后等因素,致肺、脾、肾受损,邪热内蕴、阴精耗损、气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而成。禀赋异常为内因,过食肥甘为外因,且后者更为重要。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精血耗损,脏腑精气逐渐衰减,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五脏皆虚而尤以脾肾两脏最为重要,其中脾气不足、肾精亏虚尤为关键。阴精不足是老年糖尿病共同的病理特点。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老年糖尿病由于年老体虚、多种疾病并存、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其病理和传变规律始于阴虚燥热,继则气阴两虚,血瘀不活,终致阴阳两虚。临床上以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证多见。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本虚标实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老年糖尿病多是虚证,但由于外邪、痰饮、瘀血、毒邪等因素的存在,往往致虚实夹杂,虚多实少,寒热相兼的本虚标实之证。
顺道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妄为伤身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中医防治糖尿病的6个观点
调理饮食,固护脾胃
运动养生,流水不腐
既病防变,用药宜慎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修心养性,清心寡欲
日常所用,舒适为度
糖尿病中医预防方案
① 起居有常,戒烟戒酒,消除各种不良生活方式。
糖尿病中医预防方案
饮食有节:合理膳食 , 忌食肥忌酒甘厚味,辛辣香甜之品,减少总热量。在中医食疗上,可用“药食食物”、“食疗方剂”防治糖尿病,常用的食物有:韭菜、芹菜、菠菜、南瓜、苦瓜、黄鳝、蚌肉、海参;山药炖排骨;猪胰炖生芪;白鸽杞精汤等。
应少量摄入
适当摄入
宜多吃些
做为主食
糖尿病饮食金字塔
甜食
动物油
烹 调 油
肉类、鱼类
奶、禽蛋、坚果、豆浆
淀粉(糖类)米、面、杂粮、
蔬菜 、根茎类食物、瓜果类、
糖尿病中医预防方案
③ 劳逸适度:主要为体育锻练,运动的目的是增强体质,维持标准体重,控制血糖,运动量根据年龄、性别、病情适量调整,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锻炼方式可选散步、练太极拳等。
糖尿病中医预防方案
④ 调畅情志:保持心态平衡,长期快节奏的都市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人产生紧张心理情绪和精神压力,也是导致糖尿病的病因。要及时调整各种心理压力,即使脱离无法克服的竞争社会气氛,也要学会适度减压,培养各种兴趣,保证良好的心态。
糖尿病中医预防方案
⑤ 知己知彼: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检测(1)患者可用手持血糖仪对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监测,患者控制血糖应达到以下标准:空腹血糖6.1—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2) 每2—3个月复查HbA1c,了解糖尿病控制强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每半年全面检查血脂水平,心、肾、神经系统功能和眼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监测体重,每周侧1次体重。
慎 食 歌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并伤身。 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亨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成疾。 人资饮食以养身,去其甚者自安适。
《华佗食论》食物有三化
一火化,烂煮也;
一口化,细嚼也;
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保健在于吃、睡、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