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明清刻书举要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的诗句带给了多少人对唐都长安这片土地的无限遐思。长安自古帝王都,历来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宋代以降,政治中心东移,到明、清时陕西已非昔比。但陕西作为西北的重镇,明太祖朱元璋设秦藩、立秦王,建布政司,辖陕、甘、青等地区,清政府也将陕西作为管理西北的中心和枢纽,社会相对稳定,文化发展,雕版刻书事业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明代陕西的刻书业
明代陕西的雕版事业比较繁荣,数量和质量都超越了前代。其雕版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纸墨印刷也比前朝有了明显提高,所刻书籍涵盖了经史子集。藩府、布政司、各地官署、书院、书坊、个人以及西方天主教会,都刊刻印刷了大量的书籍。明人胡应麟《经籍会通》云:“凡刻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燕、赵、秦、楚今皆有刻,类自可观。”由此可知,明代陕西地方刻书已自成一系。
陕西明代的刻书,洪武至弘治年问(1368~1505年)所出版的书籍较少见,弘治后渐多。明中期正德至隆庆时(1506~1572年)形成了明代陕西雕版史的黄金时期。明后期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年)社会动荡,刻书业受到影响而逐渐衰落,但这个时期出现了天主教会和农民起义政权的刻书。
明秦王府所刻书籍称秦藩本。秦定王朱维焯喜刻书,嘉靖十三年(1534年)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堪称精善之本。秦王府宗室及属下也刻书,如隆庆间所刻《吟押易览》《永寿王诗韵》,天启间所刻《大业堂诗草》《宾竹遗行录》《大明秦简王遗事》等,均是上佳的版本。明代陕西官刻书籍为数极多,嘉靖十年(1531年)西安知府李经刊刻了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与元代李好文的《长安志图》,以及北宋程大昌的《雍录》等书,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陕西布政司刊刻了明马理纂,赵廷瑞修的《陕西通志》四十卷,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至隆庆四年(1570年)刻过《十七史详节》二十三卷。万历三十年(1602年)刻过《秦汉图记》,含《三辅黄图》和《西京杂记》各六卷。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又刻了明冯从吾纂,李思孝修的《陕西通志》三十五卷,此类书籍字体精整,疏朗清晰,在雕版、校勘、纸墨印刷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是明代陕西版刻的代表作。官刻书籍雕印精美,校勘细致,这与地方主政官员的积极倡导有很大关系。
明代当政的陕西官员刻书动机多样,有的附庸风雅,有的关注地方文化,有的宣扬施政业绩。如嘉靖年间武功县令姜恩刊刻《焦氏易林》两卷,万历年间咸阳县令王家瑞刊刻了《成阳金石遗文》及《李长吉诗歌》四卷,富平县令刘兑刻了《颖阳四先生集》四卷,天启年间蒲城县令李烨然刊行《径山寺志》十四卷等。陕西凤县地区在明代没有官方刻书,但隆庆六年(1572年)凤县后紫柏山云岩禅寺主持和尚了玄刊刻了一部《王味法?稀罚?却是不多见的单刻本。在这卷经文上还保留了刻工的姓名:“铁笔匠苏孟宜”。这一凤县明代雕版的重要实物,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明代陕西书院刻书不少。正德五年(1510年)三原宏道书院刻过《吕氏乡约》《乡议》各一卷。嘉靖五年(1526年)西安正学书院刻过《国语》,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华阴太华书院刻《韦刺史诗集》十卷,校勘精审,被推为善本。
在私家刻书中,长安人许宗鲁(1490~1560年)致力藏书,刻印了大量书籍,有《吕氏春秋》《左传》《六子全书》《太白山人诗集》《玉坡奏议》等。三原人王承裕(1464~1538年)是著名的教育家,曾在三原宏道书院任主讲多年,他在三原刊刻了《忠愍公诗集》《李卫公通纂》《太师王端毅公奏议》等等。民国商务印书馆主持影印的《四部丛刊》中的《忠愍公诗集》,就是用王承裕所刻的这个版本影印的。赵??,明万历间周至人,著名的金石学家,万历间自行刊刻了《石墨镌华》《植品》,前者是有关金石学的著作,后者则介绍了洋姜、番茄等植物最早传人中国的情况。王九思,陕西户县人,弘治朝进士,与李梦阳、康海等人同为“前七子”。其作品《??陂集》十六卷,《漠陂续集》三卷于嘉靖年间刊刻行世,关中地区雕版,本地白绵纸印刷,版刻精整,字体雅致,是陕西明代民间刻书的精品。崇祯时张孟宗于眉县衙署重刊《漠陂全集》,又收录《碧山乐府》《碧山诗余》《南曲次韵》《杜子美游春记》《中山狼院本》等共八卷,重刊本虽无嘉靖本之古朴隽秀,但雕版清晰,刻印均佳,是陕西明末的好本子。嘉靖至万历年间,陕西终南山内的寺庙道观收集前朝及本朝文人吟咏终南胜境之诗文,辑录为《终南仙境志》《外志》,以白绵纸刊刻成书,周至名士王三聘作序。观此书版式,行格不定,前后页字体大小各异,单、双栏不一,前数页为嘉靖时宋体精刻,后数页刻风较晚,呈写刻状,另版页漫漶之处也多见。由此可知这部《仙境志》并非一气刻成而是陆续增补刻成的,每增添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