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廖燕的文学批评.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廖燕的文学批评 傅湘龙 滕树芳 (湖南大学,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其在文学批评方面所作的贡献,例如,对文学评点事业的重视、对相关作品的评点及 其性情影响下的文学批评思想观的抒发。 关键词:廖燕;评点;文学批评观;创作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明末清初这个易代时期,政治上风起云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常说“国 家不幸,诗家幸”,越是处在大动荡的时期越能触发文人的创作。于是乎在那个时期涌现了 无数的大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贽、金圣叹、侯方域、魏禧等等。由于种种原 因,本文所要论及的廖燕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相应的关注,反而在日本有刊行其相关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的学者们也逐渐认识到其作品的价值并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探讨。廖燕, 原名燕生,字柴舟,又字人也,曲江 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受到启蒙思想的 影响,其文学观体现出反封建教条的特征;且其作为一介布衣,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为支撑, 又没有贤达之士为之引荐,所以廖燕一生潦倒,生前死后,都鲜为人知。然而这并没有阻碍 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廖燕穷其一生,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廖燕著述十分广泛,包括论、辩、 说、记、序、文、尺牍、传、墓志铭 、杂著、疏、书后、词、诗等等,收辑为 《二十七松 堂集》。廖燕性情狂放,多才多艺,善草书,能戏曲,其著名的代表作是《金圣叹先生传》。 一、跳出藩篱,洞察前沿 文学批评是指对批评文本的体裁样式,以批评家的话语方式展现出来。“批评”可以是 “文学的”,亦可以是“批评的”,因此其具有文学性和理论性的双重属性。我国自古以来 就不乏大家对文学的批评,纵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从先秦时期的对话体,两汉南北朝的 骈赋体,唐朝的论诗诗,宋朝的诗话、词话,直至元明清时期的曲话、小说评点等等,无不 记录了文学批评漫长的发展史,及其所彰显的各个时期对文学批评的关注度和其相对应的文 学批评特征。如陆机的《文赋》以赋体论文,铺陈论述,对仗工整,雍容华美;刘勰的《文 1 心雕龙》用四六骈体写成,追求语言的声韵、对仗和词藻修饰,并大量运用比喻、类比、典 故等修辞手法;钟嵘的《诗品》则以二十四首四言诗,取譬奇特,意象丰富,语言飘逸,意 境唯美,为读者构造出一幅幅绝美的画卷,令人不觉神往,极具文学性。诸如此类的文学评 点书籍早已成为代表各自时代文学批评的典范。 虽说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各家的文学批评著作流传,但文学批评这一体裁基本上一直是被 1 视为“闲言语”而存在的,从而导致大多批评家对于“文学批评”本身意义并没有理性的 2 认识也未能引起相应的重视,仅仅简单地以传统观念“文以载道”为宗旨对文学文本来展 开品评论说。可能由于性情使然,本文所要探讨的学者廖燕却突破了时代的藩篱,清醒地认 识到文学批评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所体现的不凡价值,对文学批评或评点之学给予了高度地 评价。 廖燕初年也曾致力于功名,但最终怀才不遇。然而仕途不畅并没有打消其作为文人的 斗志与傲骨,纵使冒着终生不仕的风险,他仍要坚持自我,抒发己见。与当时保守派相对应, 3 作为“异端” 的他独树一帜,深入关注到了当时的点评之说,并对各家的评说抒发了自己 独到的见解。首先,他评孔子为文学批评的开创者并简要概括了评点之学的发展脉络,在《评 文说》中这样说道:“删述《六经》,遂开后世选文之端。是时有选而无评。或曰:《论语》 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非诗评耶?则评又安可少也。梁邵明太子,始取秦汉 以来之诗文集为一书,时号选体。虽因而实创,其得失俱可不论。迨后宋苏明允批点《孟子》, 谢叠山评《檀弓》以及明与我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