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移民生态示范村建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江移民生态示范村建设

自然情况 大栗子街道望江村位于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距临江市区7公里,距大栗子街道5公里。该村下辖4个社,总人口985人,其中移民737人,人均耕地0.9亩。在库区移民生态示范村建设前,该村村容村貌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人畜饮水不安全 该村的自来水“铁质”管网几十年未经改造,已严重锈蚀老化,“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供水量不足。全村每天只能定时分片供水,并且水质不达标,严重影响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图为村民挖开自来水管道寻找冒水点现场 村内交通落后 该村是我市蜜汁葡萄的主要生产基地,种植规模达800余亩,年产蜜汁葡萄230多万斤,年产值达700余万元,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产业龙头村”。但由于村内道路没有实施硬覆盖,道路沆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对该村的真实写照。 图为建设前望江村移民群众生产生活道路状况 葡萄收果时,运到家就会由于颠簸而破损严重。村里唯一一条出行的路还要绕经林业局苗匍院内,葡萄运输车辆受限不能进村装车。村民只能用小车将葡萄运到村外装车,造成鲜果二次倒运损坏及没必要的人力浪费。每年因道路制约而造成的移民群众收入损失就达30余万元。 村部、卫生所及文化活动室简陋 该村村部自1980年建成后一直也没有得到修缮,已破烂不堪,村干部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会议室。村民代表大会的场地就成了村干部的头疼事,严重影响了移民村的形象及办公效率。村卫生所设备简陋,移民就医条件非常差。移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没有正规的活动场所,人们还处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状态。 图为建设前的文化休闲广场旧貌 图为改造前望江村村部旧貌 图为改造前的望江村村民文化活动室 移民群众居住环境恶劣,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我市地处东部山区,冬季漫长且寒冷。望江村移民群众的住房大多是60年代或70年代建的“裸房”,没有抹墙面,四面透风,御寒能力极差。移民群众也想了许多御寒的办法,比如说:搭建塑料取暖棚,大量储备烧柴等。 图为建设前望江村移民群众住房原貌 搭建取暖棚占用空间大,一两年就要更换一次,每更换一次就要投入200-300元不等。取暖棚的取暖效果不但不好,而且私搭乱建、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移民村的形象,还埋下了火灾隐患。大量烧柴的储备,砍光了山上的树木,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借移民后扶东风,促进移民生态示范村建设 根据《吉林省库区移民生态示范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我办积极申报及省水库移民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望江村被确定为全省首批10个移民生态示范村之一。临江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移民办主任为副组长的移民生态示范村建设促进领导小组,成员涵盖财政局、城建局、水利局、农业局、发改局等相关单位。 在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二年的集中建设,临江市移民办投入示范村建设资金339.58万元,其中移民后期扶持资金309.58万元,地方投入30万元。望江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设施硬化、亮化 进村道路及巷道全部修成水泥路,总长度达到2.6公里,有效路面宽度达3米以上。葡萄采摘、运输、销售不再受道路制约;移民出行可以穿皮鞋,白衬衫了。主干道两侧安装了路灯,从此望江村不再是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文化休闲广场也实施了硬覆盖,总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移民群众高兴得还自发组织了秧歌队.每到黄昏,劳作归来的人们就聚集在一起扭起欢快的大秧歌。移民群众从此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 图为建设后望江村进村道路及葡萄管护房 图为移民群众在建成后的文化休闲广场上在扭秧歌 围墙建设美化 以前,该村都是用木板夹杖子,杂物乱堆乱放,杖子时常东倒西歪,既浪费有限的木材资源又不美观。现在统一的标准化围墙建起来了,以前脏、乱、差的院落显得格外刺眼。人们不约而同地依托围墙将杂物规矩起来,村民院落无意中实现了整洁化。 图为建设前望江村移民群众住房围墙旧貌 图为建成后的标准化围墙,村委会装饰上了宣传画 截污排水沟渠化 建设前,该村排水沟为自然形成的土质水沟。居民生活垃圾及污水都淤积在水沟内无法排出,每当气温高时,腥臊恶臭更甚,蚊蝇四起,人们苦不堪言。建成后的主排水渠长230米,设计深度为2.8米,底部宽1.5米,上部宽2.2米,不但可以有效排出污水而且对位于山脚下的望江村起到了防洪作用。 建成后的分排水渠长591米,宽70厘米,深70厘米,可有效排出污水杂物。排水渠两侧还栽种了好看的时尚花草及绿化树木,鸟语花香令人耳目一新。排水沟渠化使移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空气清新了许多,人们路过沟渠不再掩鼻而过。 图为建成后起到灌溉和防洪功能作用的排水渠 图为道路两侧砌筑的石质排水沟 村部、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