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舞台表现中语言、服饰及道具中的喜剧性.docVIP

小品舞台表现中语言、服饰及道具中的喜剧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品舞台表现中语言、服饰及道具中的喜剧性   [摘要]小品演出的成功,好的脚本对故事的展开、情节推进和喜剧性的营构固然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但喜剧性也存在于舞台表现中的语言、服饰和道具中。语言因素包括方言的运用、语音的变化两个方面;服饰的喜剧性主要由于服饰的身份错位和服饰的不合体两个因素构成;道具中的喜剧性主要由其对台词的解说和强化,对思维定式的颠覆三个因素造成。   [关键词]小品;舞台表现;语言;服饰;道具;喜剧性      成功的小品,喜剧性的构成有多种方式,它包括文本中的喜剧性,舞台表现中语言、服饰、道具中的喜剧性,舞台表现中舞台动作中的喜剧性等三大类。文本中的喜剧性,已有专文(见本刊2007年第4期),本文拟就对舞台表现中语言、服饰、道具中的喜剧性进行阐述。      一、舞台表现中语言的喜剧性      1.方言的运用。   小品表演时语言一般说来整体基调是普通话,但由于剧情和晚会整体创意的需要,小品中的人物角色常常使用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如东北式普通话、上海式普通话、广东式普通话、陕西式普通话、唐山式普通话等等。对于在小品中使用方言的重要性,巩汉林曾道出了一段尘封多年的小插曲:“《打麻将》最初的人选不是我,……但几次审查都没通过。这时黄导找到我说,给你一个紧急任务,由你和岳红来演,你看行不行,而且只有一晚上的准备时间,明天就要审查。……看过本子之后我向黄导提了几点意见,一是能不能把男演员的这部分戏包括台词,做些改动……我提的另一个要求是,能不能让我演的这个角色讲江浙一带的普通话。黄导乍一听有点犹豫,但还是同意了。第二天的审查顺利通过了……节目最终在春节晚会上播出的时候,效果还是蛮不错的。”由此来看,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在小品中的地位不容小视。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异,是属于某一地区的区域性语言。汉语的方言众多,大的方面说有粤方言、北方方言等七大方言区,每一大方言区内又有若干次方言区。以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70%以上的北方方言区为例,又可以分为华北、西北等四个次方言区,但复杂的是在每个次方言区中,语言还是有别。京、津、冀、鲁、豫及东北三省所在的华北次方言区,京、津、唐咫尺之遥,却语言各异,仅山东一省的方言就不下十几种,形成了百里不同言的局面。由于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不尽相同,并各有其特色,在小品中使用方言,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懒汉相亲》中姑娘:“俺叫魏淑芬,今年29岁,至今未婚”的山东音的自报家门;《烤羊肉串》中小贩 “羊肉串,新疆乌鲁木齐羊肉串”的维吾尔味的叫卖声,《都是外乡人》中儿子教母亲“得啦,得啦,姆基得啦”以及《酒胆》中女婿“不好意希啦”的广东普通话,《找焦点》中将普通话的川流不息说成“滋溜、滋溜”的辽宁话,《装修》中从墙窟窿里钻过来的大嫂的“干嘛,干嘛,干嘛呢”的正宗天津味,都让观众笑不能抑。   不可否认,古今中外都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尤其是随着当今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正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因为没有统一的语言规范,就缺乏表达和理解的准确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普通话的强势,也将会使语言丧失了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而在小品中方言的运用,由于某一地的方言会对其他地区的观众来说是陌生的――正如同听到外国人洋腔洋调的汉语会产生喜剧性效果一样,从而产生了喜剧性的效果。因此在央视播出的春晚小品中,除陈佩斯等人的少数小品使用纯正普通话外,绝大多数小品都借助方言来展示喜剧小品的风貌、品性和内在魅力。当观众从小品中听到郭达“厄厄”的陕西腔,赵丽蓉那“奏是不一样”的唐山音,赵本山、宋丹丹“干哈呢”、“整啥事儿”的辽宁调,都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韵味,同时也造成了较强的喜剧性。   2.语音因素的变形化处理。   语音因素的变形化最常见的形式是对语音、语调、语速进行变形化处理。经过变形化处理以后,常会使原本波澜不惊的台词,平淡无奇的对白,平添出喜剧性因素,从而使小品的笑声不断,高潮迭起。   《老拜年》中妻子责备丈夫在前面跑得太快,此时的丈夫转过身来将“呀”字变了声调回道:“你叭叭叭叭喊啥呀?”对妻子敬畏当了总经理的徒弟,更是高傲地又将“呀”字变调:“我是艺术室主任,相当于副科级呀!”;《功夫》中斥责徒弟的无能时,将“悲哀,我真替你感到悲哀”中的后一个悲哀变声;《送礼》中的大姐面对句主任“你不想知道我是谁”的发问,却用变音并将“谁”字拉长的语调回应:“你爱谁谁~?”;《机器人趣话》中的机器人问候主人春节快乐、鼠年吉祥之后的异于常音的“呵,呵,呵”,同样由于其喜剧性的横生,而引发了观众笑声。   语速变形化有一种特殊形式――空断或停顿,即话语在以正常的语速推进时,突然在某个关节点停顿,随后又按正常语速行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说话大喘气”。由于空断的出现,使原本常态的台词产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