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之后的落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喧哗之后的落寞   [摘要]新感觉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一支重要文学流派,成为海派小说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拓展了都市文学的新领域,开辟了在当时主流文学之外的新天地,以现代主义手法对纸醉金迷、畸形发展的都市生活做了准确的描绘,给世人留下了关于都市生活的另类记忆,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新感觉派;都市情绪      20世纪30年代,当新文学进入到第二个10年时,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曾在上海风靡一时。这群年轻敏感的作家充分享受了都市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饱尝了繁华之后的寂寞和凄凉。他们引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描写光怪陆离的洋场生活,刻画游弋于其中的矛盾的生命与灵魂,以新异的现代形式表达东方大都会的神韵,为世人留下了一份独特而珍贵的都市记忆。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描写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抒发了苦闷颓废的世纪末的情绪。新感觉派拓展了都市文学的新领域,开辟了在当时主流文学之外的新天地,因此成为海派小说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地狱和天堂并存――五色驳杂的都市风景线      “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这一概括性极强的陈述在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开首和结尾重复出现,奠定了新感觉派作家展现都市生活的主体基调,表现出他们对都市爱恨交加的复杂情绪。   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西风东渐使这座国际化大都会融会了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缩影。1930年上海人口突破300万,成为与世界先进都市同步的远东第二大城市。这座摩登、西化的国际大都市集中了当时文明与文化的精华,装修时尚奢华的舞厅、咖啡馆、跑马场、妓院、赌场、电影院、夜总会、商场是都市人寄托情感的符号化系统,享乐主义成为生活的主流。城市周围的工厂区烟囱林立,工人在充满噪音和污浊空气的车间里疲惫地连续操作。畸形繁荣的现代工业和奢侈颓废的殖民洋场使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浪漫奢华与颓靡共存的多重主题,如果没有繁荣的上海十里洋场,就不可能有“海派文化”和“海派文学”的成长,就不会有新感觉派对城市脉搏的准确把握。   30年代,社会的急剧动荡颠覆了传统的生活习惯,导致传统文化的崩溃。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这些都市之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见证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和罪恶,他们在都市里都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稳定的收入,靠卖文为生。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第二代作家,他们不可避免地在紊乱、不安定的生活中渐生颓废、不满的情绪,一如创造社作家那种流浪者孤冷的情怀。于是他们放弃了早期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用全新的审美方法感受着上海的绝代风华,其笔下异彩纷呈的都市生活隐含了作家对社会和人性的怀疑。从他们的小说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都会人生的喧嚣和热烈,以及都市人精神的扭曲和异化。传统的价值观在淫逸的都市里显得苍白无力,一切信仰、标准和规律全模糊了。在摩天的百货店和广大的赛马场里人是那么渺小孤独,心与心之间缺少信任和沟通。现实中的上海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没有安乐的生活。他们在速度的生活里奔跑,总担心会在半路上倒下来,即使有健康的身体,生病的心依然不堪生活的重负。刘呐鸥在小说集《都市风景线》里以奇异的笔法描绘了令人目眩的都市漩流,展现出华美、变幻的都市风景。《游戏》中时髦的舞厅里光影摇曳,酒精和音乐使人飘忽迷离,一切都处在躁动不安的旋律中:“男女的肢体,五彩的灯光,和光亮的酒杯,红绿的液体以及纤细的指头,石榴色的嘴唇,发焰的眼光。中央一片光滑的地板反映着四周的椅桌和人们的错杂的光景”,这个狂欢的魔宫就是都市生活的一个片段。陷阱和诱惑无处不在的天堂下面就是黑暗恐怖的地狱,善与恶、美与丑交织,让人爱恨兼备,欲罢不能。为什么同一块土地上会有地狱和天堂并存?这是穆时英始终思考的问题。《上海的狐步舞》对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喧嚣浮躁的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凸显了错乱的都市生存状态。灯红酒绿的天堂里无处不泛滥着轻浮和罪恶:舞厅里的男子随时把“我爱你”送给每一个舞伴;小轿车里儿子吻着后母的脸,心里幻想着一九八零年的爱情;豪华饭店里烟味、香水味在侍者、娼妓、掮客和绑票匪之间萦绕。而地狱里是一张张凄苦憔悴的脸:钢骨和瓦砾堆里累得吐血的工人,煤屑路上光着身子的孩子和捡煤渣的媳妇,在建筑物的阴影里,石灰脸的女人拍卖行的伙计似的向来往的人喊着……都市光鲜灿烂的表层之下流动着浑浊幽暗的潮水,这就是一九三一年中国的悲剧。在这个崇尚消费的时代,生活中的一切都被物化了,商品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对人的区别是看他的消费能力。施蛰存的作品在取材上更为宽广,也写小城镇的生活,我们从他笔下然可以看到都市里形形色色的诱惑。      二、欲望的狂欢庆典――灵肉分离的游戏      在疏离传统文化的同时,上海文化对外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