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千个观众眼中缘何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摘要]《哈姆雷特》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代表作,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始终受到批评者的关注。评论最多的是哈姆雷特性格问题。在此问题上,历代批评家发挥了无尽的想象与诠释才能,正所谓“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历史、宗教、哲学、文本情节、逻辑等角度看,莎士比亚文本创作上的情节缺陷是导致哈姆雷特性格问题纷争的根源所在,哈姆雷特延宕报仇行为与其性格无关。
[关键词]哈姆雷特;阐释学;情节缺陷
一、引言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学史上一座难于逾越的山峰,他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文学批评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其生平身世的真伪、思想艺术价值的优劣、文学地位的追问以及戏剧作品的缺陷等方方面面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关于莎士比亚的评论和研究,从他的同代人开始就层出不穷,几乎覆盖了后世文学批评的所有阶段。至20世纪,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更是成为不同批评方法的聚讼之地。在评价莎士比亚的人物当中不乏为世界级文学泰斗、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对莎士比亚的评论竟然存在天壤之别的褒贬不一,主要表现在新古典主义体统观的过分苛求和浪漫主义的盲目崇拜两种态势。如此悬殊之评价,古今中外恐怕只有莎士比亚有此待遇。毋庸置疑,推崇莎士比亚的太有人在。革命导师马克思认为:“莎士比亚的创作是世界艺术的顶峰之一”;歌德告诫他的追随者:“我们还是不要讨论莎士比亚,一切提到他的话都是不够充分的,……对于他的伟大心灵来说,舞台是太狭隘了”;萨缪尔?琼生认为:“莎士比亚超越所有作家之上,至少超越所有近代作家之上,是独一无二的自然诗人”;但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认为,莎士比亚是个乡村小丑、喝醉酒的野人、挑水夫;一代文豪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从语言到艺术都全面进行了否定,他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不是艺术品,你可以说莎士比亚随便是什么,但绝不是艺术家;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公开指出,莎士比亚哲学上是空虚的、道德上是陈腐的、思想上是混乱的、艺术上是肤浅和庸俗的。这些评价未免太过极端和偏激。事实上,对任何一位伟人都不能一味崇拜,把他尊为圣贤,把错误也当成真理。即便是莎士比亚的崇拜者评价莎士比亚也是一分为二的。例如英国杰出的剧作家、桂冠诗人本?琼生十分敬爱莎士比亚,他在《素材》第64节中写道:“我记得,演员们时常提到莎士比亚值得敬重的地方是:无论莎士比亚写什么东西,他从来不删除过一行,我的回答是:我真希望他删除1000行。”莎士比亚是伟人,但是不能因为他是伟人就不能指出他以及其作品的问题,这不符合文学批评的本质。这也是当前国内批评界在外国文学批评方面存在的弊端之一。正如乔国强先生在《文学报》(2008年6月12日)撰文所说:“即使偶尔读到评价国外通俗文学的文章或专著,也总给人以俯首帖耳、满脸堆笑的感觉。用词之客气、委婉,完全是一副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模样。是不是那些国外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个个都是珍品,字字均为珠玑,所有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均为惊世骇俗、意义重大……”本文仅以莎士比亚最经典的戏剧代表作《哈姆雷特》为例,遵循实事求是的文学批评态度,站在自身的独立批评立场,以阐释学方法论为基础,从历史、宗教、哲学、文本情节、逻辑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莎士比亚文本创作上的情节缺陷是导致哈姆雷特性格问题纷争的根源所在,进而论证哈姆雷特延宕报仇行为与其性格无关。
二、关于《哈姆雷特》的版本说明
根据梁实秋先生的考证,《哈姆雷特》的版本主要经历了四个过程:一是1603年的第一版四开本,即初稿。该版本内容存在很多问题,被认为是有人根据剧院随听随记而来的“盗印本”。二是1604年的第二版四开本,即定稿,是莎士比亚就初稿的基础上进行大量修改而成的。后来陆续出版的四开本均系重印。三是1623年的第一版对开本,《哈姆雷特》被列入该年第一次刊行的《莎士比亚作品全集》之中。第一版对开本中的《哈姆雷特》和第二版四开本在内容上略有差异,前者为诗人莎士比亚的作品,较多文学意味,后者为舞台经理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合舞台演出的需要。四是1709年英国桂冠诗人罗氏(Rowe)在对开本的基础上编辑的版本,即全剧分幕分景版,为现今流行版本。
由此看来,现今流行的《哈姆雷特》戏剧文本与莎士比亚原著差异甚微,也就是说,《哈姆雷特》存在的问题是莎士比亚自己的责任。
三、一千个观众眼中缘何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魅力之所以能够历久而弥新,确实在于他的作品不断为后人提供了展开和印证自身想象的空间。正如柯尔律治在他的《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第一句写道:哈姆雷特的行动与性格中的表面上的矛盾,长时期以来已经发挥了批评家们推测的才能。历代批评家对《哈姆雷特》评论最多的是《哈姆雷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