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课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PPT
第一章 ;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农业等。 ;一、中国地理简要概况;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羌人和吐蕃。;第二阶梯;②云贵高原北部的四川盆地:居民的成分复杂。盆地的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盆地的中央是富饶的成都平原,文明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汉族人在秦汉以前就已经大量居住在这一地区。;③北越秦岭的黄土高原:此地是黄河、泾水、渭水流过地区,沃野千里,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养育过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 ;④黄土高原北邻的蒙古高原:是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生活着达斡尔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等。 ;多是平原和丘陵地区。太行山的北端是东西向的燕山山脉,向北越过蒙古高原东侧多山地区,就是广阔的东北平原了。东北平原的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脉。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鲜卑、契丹、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个地域。 ;
㈡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1、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而汉水、淮河更是把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的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2、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大自然总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
㈢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灾害情况;1、温度的变化
5000多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由暖变冷。具体的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
;第一时期:温暖期。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 。
第二时期:寒暖交错期。 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
第三时期:寒冷期。 公元1400年~1900年。
第四时期:“仪器观测期”。
1900年~至今。;2、湿润状况的变迁
由于中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常趋于极端,非涝即旱,而且在相邻地区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总的说来,湿润的状况也是有变化的,五千多年的温暖期也是一个气候湿润期,随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这一过程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到2500年以前气候稍稍湿润,然后再次变得干燥,。近500年来,旱灾多于水灾。;3、气候与灾害的关系 ;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㈠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㈡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㈢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㈣广阔地域为中国文化提供可资回旋舞台 ;;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三、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中国制度文化
(一)制度文化的概念: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制度文化作为有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既是物质文化的反应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制度文化服务与制约着人类的群体活动,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二)中国的制度文化:中国的制度文化是建立在农业型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以血缘宗法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到民间礼仪俗规,传统社会的各项制度无不具有农业宗法社会的文化特性。
;;一、宗法制与君主专制制度;庶民;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1)在礼法形式上强化君主的威严,而且通过有效行政手段控制着国家政权。
(2)以土地国有的形式与赋税政策控制着国家的财政经济。
(3)有任意制订和更改法律的威权。
(4)是全国最高的军事统帅,掌握着天下兵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御史
大夫;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 帝;3.严密的人身控制式
(1)严格的户籍管理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
(2)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科举制对传统文化的培育与桎梏;两汉察举与儒家地位的确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