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九十五学第二学期
小港高中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月考一年級歷史科試題
總 分 範圍:第三---五章 代碼:04
*基本資料劃記不正確者,扣總分5分
一、單選題: 25題每題2分共50分,答錯倒扣0.5分,不答不倒扣
1. 唐初對外來文化頗示尊重與開放,但中唐以後何以態度轉趨保守,進而重新反省本土文化的價值? (甲)武周朝唐的影響,使道教的信仰日趨盛行 (乙)安史之亂的衝擊,使國人對外族漸起反感 (丙)外來佛教盛行,刺激本土文化的新自覺 (丁)朋黨之爭的結果,使經學成為學術的主流 (戊)察舉制度的實施,本土文化成為晉陞工具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D)乙丙。
2. 《魏書.王慧龍傳》:「崔浩弟崔恬,聽說王慧龍是太原王氏子弟,就將女兒嫁給他。崔浩在雙方結為親家後見到王慧龍,不禁讚嘆說:『不愧是王家的子弟』,因為王氏世代都是酒糟鼻,人們稱他們家為『酒糟王』,王慧龍的鼻子大,所以崔浩讚美說『的確是貴種』,並且公開對王公大臣讚美他。」為何崔浩要如此讚美王慧龍? (A)因為太原王氏有一定的郡望,崔浩讚美的是他的門第和出身 (B)崔浩想向王公大臣炫耀自己的家世和出身 (C)因為他的確鼻子長得很大,中國人認為鼻子大是富貴之相 (D)崔浩想藉此機會刻意刺激北魏王室和鮮卑大臣,以強調胡漢文化之差異。
3. 匈奴是漢朝所面對的最大外患,兩者之間曾經有怎樣的關係? (A)和親只有在武帝以前國力不及匈奴時才採用 (B)鄰近國家一直不願也無力介入漢匈之間的霸權競爭 (C)匈奴內部分裂是漢朝取得優勢的最佳機會,往往導致匈奴向漢請降 (D)文景之治時漢朝國力強大,頻頻與匈奴對戰。
4 皇帝制度的建立造成中國皇帝「一人專制」,百官中最有可能威脅皇權的是: (A)「道尊於勢」的思想 (B)丞相 (C)士族門第 (D)禮儀制度。
5. 將中國律宗傳入日本,對佛教在日本的發展具有相當影響的大師是: (A)玄奘 (B)義淨 (C)鑑真 (D)空海。
6. 隋唐的統治者和官僚以「關隴集團」為主體,這批官僚集團的形成和何件史事有密切的關係? (A)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B)
7. 從中國的歷史發展看來,輔佐政統最重要的學術是什麼? (A)老莊之學 (B)玄佛之學 (C)禮樂之學 (D)律令之學。
8.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的出現對於西方知識的普及與歐洲文藝復興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然而,這項技術是透過哪一民族傳入歐洲的呢? (A)波斯人 (B)蒙古人 (C)阿拉伯人 (D)回紇人。
9. 請選出下列佛教派別中最富生活化,最不重經論、最灑脫自在? (A)天臺宗 (B)禪宗 (C)華嚴宗 (D)法相宗。
10. 草原民族來如飆風,去如收電,其社會組織與農業民族有相當的差異,以下敘述,選出錯誤者: (A)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 (B)戰利品分享戰士,戰爭與劫掠為其發財手段之一 (C)「貴壯賤老」為其社會重要價值 (D)軍政分離,戰時臨時推選領袖。
11. 中朝與外朝對抗,形成於漢朝,其形成的原因為何? (A)宦官亂政 (B)外戚擅權 (C)藩鎮犯上 (D)君相衝突。
12. 《資治通鑑》提及有一人,他對鮮卑人說:「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為陵之?」他對華人則說:「鮮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絹,為汝擊賊,令汝安寧,汝何為疾之?」這段話主要反映的意義為何? (A)顯現關隴統治集團和中原豪強長期對立 (B)說話人身為漢人,再三告誡胡人不得欺壓漢人 (C)努力化解雙方對立,緩和彼此情感 (D)胡漢衝突中雙方都不是贏家。
13. 史家錢穆曾分析,諸胡中「甲」的漢化最早,故最先崛起;「乙」感受的漢化最深,故北方士大夫仕於該族者也最多,而得統一北方諸胡,命運較長,滅亡最後。請問甲、乙分別為何族? (A)匈奴、烏桓 (B)烏桓、鮮卑 (C)匈奴、鮮卑 (D)鮮卑、匈奴。
14. 在書架上看到一本歷史著作名為《從平城到洛陽》,這可能是談論什麼內容的書? (A)北伐匈奴 (B)科技成就 (C)水陸交通 (D)民族融匯。
15. 北方的士族在胡人的政權之下,其處境如何? (A)因他們樂於與胡人政權合作,故地位未沒落 (B)胡人政權嚮慕華風,借重他們的經驗以統治漢地,故受到禮遇重用 (C)胡人採種族歧視政策,使他們無法晉身高位 (D)胡人「國姓」取代漢人「郡姓」,漢人無法與之競爭。
16. 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有何互動關係? (A)兩者之間的關係建立在經濟需求的互動 (B)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純粹政治關係 (C)兩者的互動因素不相同,游牧民族多半是一種經濟需求;農耕民族則泰半是政治性 (D)兩者之間只是一種單純的軍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