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哲学原理电子教案打印PPT.ppt

  1. 1、本文档共2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原理电子教案打印PPT

d. 理论能说服人,提高人们行动、实践的自觉性。 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这种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a. 理论为实践指明目的,为行动制定计划; b. 实践活动过程要有理论的监督和引导; c. 认识和理论推动实践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阔领 域发展; 返回目录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返回目录 表象:对事物过去知觉形象的回忆。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由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 a. 感性认识 涵义: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 形式: 感觉:对事物的个别特征的反映; 知觉:对事物整体形象的反映; 返回目录 推理:从事物的联系中由已知判断推出 未知判断。 b. 理性认识 涵义: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特点: 间接性和抽象性。 形式: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判断:借助概念对事物之间关系作出肯定 或否定的断定。 返回目录 总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中的唯物 主义。 b.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发展到理性认识——认 识论中的辩证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有 理性的目的;理性认识要借助于感性的手段。 返回目录 毛泽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3.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例: 苏轼对黄庭坚“满地黄花”的认识。 b.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 创造。 返回目录 教条主义:类似唯理论的错误,轻视感性经验。 4.批判两种错误倾向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感 性认识的可靠性。 b. 在实际工作中 经验主义: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轻视理论指导; a. 哲学上 经验论:只承认感性经验的可靠性,否认 理性认识可靠性; 返回目录 b.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意义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返回目录 c. 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理论本身应尽可能正确,这是实现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 b.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 返回目录 人的认识要受主体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a. 客观条件 事物的本质及其矛盾有个暴露和展开过程; 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 限制。 b. 主观条件 返回目录 c. 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和发展。 2.认识过程的无限发展。例:科学史上对原子结构 的认识至今经历了190多年,还在不断深入,对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多次反复。 a. 客观世界本身是无限运动和发展的; b. 人们的社会实践也是无限发展的; 返回目录 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其内容都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3.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a. 认识发展总规律的概述: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综合起来就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b. 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返回目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c. 方法论意义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 论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根本的工作 方法和领导方法。 返回目录 第三节 真理 返回目录 b. 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一、客观真理——真理观的唯物论 1.真理的涵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返回目录 c. 坚持真理的一元论,反对真理的多元论。 3.批判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真理观 a. 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基本原则; b. 实用主义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