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矿山粉尘防治PPT
矿井粉尘的防治;
粉尘的概念
粉尘的来源
粉尘的传播规律
粉尘的危害特性;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细粒子(Dust)。;粉尘(dust):包括所有固态分散性微粒;粒径上限约为200μm;
“降尘”:粒径在10μm以上,较大的微粒沉降速度快,经过一定时间后不可能仍处于浮游状态。
“飘尘”:粒径在10μm以下,在大气中浮游数量最多的微粒粒径为0.1~10μm;矿井粉尘的防治知识;1.1 矿尘的分类; 2.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
(1)浮游矿尘,悬浮于矿内空气中的矿尘,简称浮尘。
(2)沉积矿尘,从矿内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矿尘,简称落生;
浮尘和落尘在不同环境下可以相互转化。浮尘在空气中飞扬的时间不仅与尘粒的大小、重量.形式等有关,还与空气的湿度、风速等大气参数有关。矿山除尘研究的直接对象是悬浮于空气中的矿尘,因此一般所说的矿尘就是指这种状态下的矿尘.
3.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
(1)全尘(总粉尘)。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对于煤尘,常指粒径为1 mm以下的尘粒。
(2)呼吸性粉尘.主要指粒径在5um以下的徽细尘粒。它能通过人体上呼吸道进入肺区,是导致尘肺病的病因,对人体危害甚大。;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的传播规律;粉尘--粉尘的传播规律;2.粉尘的危害特性;呼吸性粉尘:
粒径小于或等于5微米
车间产尘粒径小于10微米。
2微米以下占40%~90%;粉尘--粉尘的危害特性;☆ 职业病;3.矿山尘肺病(矿工职业病);1.尘肺病的分类
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1)硅肺病(矽肺病), 由于吸人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发病工龄最短约十年。
(2)煤硅肺病(煤矽肺) 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0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肺病。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患者最多,约占80%
(3)煤肺病 由于大量吸人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发病工龄20-30年;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尘肺病的发病机埋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关于尘肺病的形成的论点和学说有多种。
进人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u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使5-10u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
因此,真正进入下呼吸道的粉尘,其粒度均小于5um,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空气中5um以下的矿尘是引起尘肺病的有害部分。;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使部分2—5u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
(4)粒度为2um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内后,一部分可随呼气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内的粉尘仅占总吸人量的1%一2%以下。
残留在肺内的尘粒可杀死肺泡,使肺泡组织形成纤维病变出现网眼,逐步失去弹性而硬化,无法担负呼吸作用,使肺功能受到损害.降低了人体抵抗能力,并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心病等.在发病过程中,由于游离的SiO2表面活性很强,加速了肺泡组织的死亡、因此硅肺病是各种尘肺病中发病期最短、病情发展最快也最为严重的一种。; 二.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 (3)矿尘浓度 尘肺病的发生和进入肺部的矿尘量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尘肺的发病工龄和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成正比。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在高矿尘浓度的场所工作时,平均5一10年就有可能导致硅肺病,如果矿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达80%-90%,甚至1.5—2年即可发病!空气中的矿尘浓度降低到《规程》规定的标准以下.工作几十年.肺部吸人的矿尘总量仍不足达到致病的程度.
(4)个体方面的因素 矿尘引起尘肺病是通过人体而进行的,所以人的机体条件,如年龄.营养.健康状况.生活习性.卫生条件等,对尘肺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尘肺病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尽管很难完全治愈.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领导重视,增加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尘肺病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完善技术措施,推广综合防尘.就可以达到降低尘肺病的发病串及死亡率的目的。
;4.煤尘爆炸及预防; 一.煤尘爆炸的机理及特征
1.煤尘爆炸的机理
煤尘爆炸是在高温或一定点火能的热源作用下,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化的反应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链式反应。一般认为其爆炸机理及过程如下;
(1)煤本身是可燃物质,当它以粉末状态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课件苏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课第3框+学会亲近社会(共34张PPT)PPT.ppt
- 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三课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共24张PPT)PPT.ppt
- 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共63张PPT)PPT.ppt
- 政治课件: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诚实守信(共29张PPT)PPT.ppt
- 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共50张PPT)PPT.ppt
- 政治:3.6.2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必修3)pptPPT.ppt
- 政治生活前言PPT.ppt
- 政治课件: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共32张PPT)PPT.ppt
- 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PPT.ppt
- 政治: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