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及设计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工程及设计方法

一 选线 选线是公路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选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造价及今后使用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也是一个综合判断选择的过程,既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的变化,又要均衡路线本身平,纵,横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制约.自然条件对路线的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考虑: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所以在平面图上选择线路都要考虑上述的条件,因为是沿溪线,路线伴随着一条季节性流水的河流,也要把这条因素考虑进去.选择好的路线以确保公路的安全和自然环境良好,因此采用比选的原则进行路线的选择. 此路段是沿溪线和越岭线,其主要特点是由于沿溪线沿河流布线,平纵线形较好,在河边一般都有台地可以利用,加之河床的纵坡一般比路线的纵坡小,所以路线的平纵线形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平面受纵面的制约较小,沿溪线海拔低,气候条件较好,对施工,养护,营运有利,而且沿溪线傍山临河,砂石等原材料比较丰富,施工用水容易解决.在路线布线时,要结合地形克服不利影响,发挥沿溪线的优势,使公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定线 公路定线根据公路等级,要求和条件在纸上定线.步骤如下: 拟定线路走向 在1:5000的地形图上,根据路线的起终点和中间控制点,仔细分析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及地物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河谷开阔及有利于回头展线的地点等,拟定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完成路线的总体布局. 放坡试线 要考虑坡度,坡长及点的布控进行多次的试定比较,最终选择出一条合适的路线. 三.平面设计 因为地形比较平缓,所以只设有圆曲线进行设计.根据规范规定选择半径. 平曲线要素表 交点号(JD) 交点桩号 偏角() 半径(R) 切线长(T) 曲线长(L) 外距(E) 左 右 1 K0+425 200 183.7 335.32 38.16 2 K1+166.62 600 260.78 491.99 54.22 3 K1+852.8 600 84.32 167.55 5.90 4 K2+661.03 110 105.24 189.35 25.68 5 K2+880.14 80 135.63 208.79 52.02 6 K3+388.3 320 456.86 614.26 237.79 四.纵断面设计 路线选定以后,量出平面图中路中心线穿过每一等高线的桩号及高程,绘制纵断面图,点绘地面线,进行纵坡设计. 五.横断面设计 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40km/h,路肩宽度为0.75m,路面宽度为7.5m,则路基宽度为9.0m. 六.路面设计 (后有附书) 七.路基设计 (后有附书) 八.涵洞设计 (后有附书) 九.技术标准 按照规范要求(书中规范)来设计路线,采用技术标准如下: ①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②计算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 ③路基宽度:路基宽9.0米 ④路面宽度:路面宽度2*3.75米 十.路线 孙李沟至西岔路线全长4535米,起讫桩号为K0+00至终点桩号K4+535.00。按照最小坡长为120米为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公路用地范围内排水沟外5米,按挖方段是上方山坡汇水情况设有截水沟。 十一.参考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 公路设计 道堪毕业设计指导书 路基路面 桥梁工程 结构力学 结构设计原理 工程测量 十二规范附表 公路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 设计车速(km/h) 凸形竖曲线半径/m 凹形竖曲线半径/m 竖曲线最小长度/m 一般值 极限值 一般值 极限值 40 700 450 700 450 35 从视觉观点所需的竖曲线最小半径 计算行车速度/(km*h-1) 凸形竖曲线半径/m 凹形竖曲线半径/m 40 3000 2000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 材料名称 沥青针入度 抗压模量E1(MPa) 劈裂强度 15℃(MPa) 20℃ 15℃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90 1200~1600 1800~2200 1.2~1.6 SMA ≤90 1200~1600 1200~1500 1.4~1.9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1000~1400 1600~2000 0.8~1.2 中粒式开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800~1200 1200~1600 0.6~1.0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90 800~1200 1200~1600 0.6~1.0 沥青碎石混合料 —— 600~800 —— —— 沥青贯入式 —— 400~600 400~600 —— 基层材料设计参数 材料名称 配合比或规格要求 抗压模量E(MPa) 劈裂强度(MPa) 备注 二灰砂砾 7:13:80 1300~1700 0.6~0.8 二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